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遺產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遺址到世界遺產

發表時間:

戰爭和仇恨每天都在榨乾烏克蘭,歐洲為之震蕩,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的紀念活動已經過去五年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做出的決定是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位於法國和比利時的 139 處一戰遺址和墓地剛剛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穿着一戰軍服參加遊行的軍人.
穿着一戰軍服參加遊行的軍人. REUTERS/Benoit Tessier
廣告

 自去年 9 月做出這一歷史性決定以來,兩國政府一直在於相關地區合作,制定監督和宣傳計畫。在法國不久將任命一名協調省長來監督這些項目以及和比利時的關係。這是為了支持這些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衝突之一的象徵而做出的非凡努力。四年的大戰,讓大約一千萬士兵和同等數量的平民在各條戰線上喪生。更不用說大約 有2000 萬人受傷。

由比利時牽頭,在法國支持下,於2010年代初期啟動的這一項目,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139 個遺址有法國和比利時的,還有德國、美國和英聯邦國家(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愛爾蘭、新西蘭,當然還有英國……)的。其中 96 個位於法國(上法蘭西島、法蘭西島、大東區),43 個位於比利時(佛蘭德斯和瓦隆地區)。這些公墓、遺址和紀念館是從成千上萬個地點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沿着 1914 年至 1918 年西線約 700 公里的範圍,從北海的迷霧一直延伸到法瑞邊界的皚皚白雪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仍有數十萬具屍體等待挖掘,在考古發掘或工程施工中,經常會發現士兵的遺骨。

被列入世界人類遺產的這一遺址建築群引入注目之處在於它所代表的國家和民族的多樣性。在提議的遺址中,有 45 處是法國的國家墓地, 6 處是位於比利時的法國軍人公墓,由法國武裝部負責。其他的有紀念館和紀念碑,也有軍事墓地,代表着不同的國家。多年來,該項目動員了地方當局、政府部門和負責管理和宣傳這些紀念地的主要組織:在法國,是國家戰鬥人員和戰爭受害者辦公室,在德國,是德德國戰爭墳墓委員會;在美國,是美國戰爭紀念碑委員會,最後是英聯邦戰爭墳墓委員會,該委員會管理 139 個相關遺址中的 51 個。

傷痕纍纍的土地

在這份長長的選址清單中,當然有伊瑟爾、伊普爾、阿圖瓦、索姆、貴婦路、馬恩河、凡爾登和阿爾貢等主要戰場,但也有象徵著戰士極端多樣性的地方。如位於法國北部加萊海峽省里什堡的印第安人紀念碑,這個小鎮還有一個葡萄牙士兵的墓地,因為從 1917 年起,“塞拉諾人”也參戰,與盟軍戰士一起死在一戰戰壕的泥漿里。名單中還包括馬恩河的一座意大利軍人墓地和同一地區的一座俄羅斯軍人墓地。此外在埃納省有丹麥士兵的公墓,那裡埋葬着被徵召入伍的德國士兵,在索姆省還有一座為紀念為英國軍隊工作的中國勞工的紀念碑。最後不能不提到比利時的一處公墓,自 1917 年以來,法國和德國士兵的屍體就埋葬在那裡。

這些一戰的墓地和紀念場所與盧旺達種族滅絕紀念地,以及阿根廷前秘密拘留、酷刑和滅絕中心的博物館及紀念地一起,加入了此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他三個與種族滅絕有關的“紀念地”的行列,它們是1979年列入名冊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1996年的廣島和平紀念館,以及2010年的比基尼環礁核試驗場。

在這個以1914-1918年為中心的項目中,巴黎和布魯塞爾的既定目標是突出這些遺址的普世價值,同時將個人置於主題的核心,以回應戰爭的非人性。法國文化部長利瑪-阿卜杜勒-馬拉克(Rima Abdul Malak)稱讚說:“一個多世紀以來,在這些飽受摧殘的土地上,開展的紀念和歷史工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紀念場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體現,對和平、對話和文化的訴求”。武裝部負責退伍軍人和紀念事務的國務秘書帕特里夏·米拉萊斯(Patricia Mirallès)則強調,“將這些遺址列入名錄將使它們能夠得到保護,並在全世界得到推廣”。毫無疑問,列入名錄將提高這些遺址在法國國內外民眾中的知名度,也將促進紀念旅遊的發展。同時,這也將有助於對這些遺址的保護。 

至於這一決定的象徵意義,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件也凸顯了這一點:2023年9月10日至25日,在利雅得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四十五屆會議,本應提一年前在俄羅斯的喀山舉行。烏克蘭戰爭的介入。使得本屆會議將基輔和利沃夫的兩處烏克蘭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