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計畫生育

央視網批“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建議 爭議教授趕忙出面澄清

近日來,有關中國人口發展所面臨的老齡化現象加劇,生育率持續低下成為了國內輿論所關心的焦點。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在接受國富智庫專訪時則提出了,“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甚至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的建議。該聲音一出後立即引來在計畫生育一胎化制度生長下的大量網民批評,央視網也發文稱,“這是一個荒唐的建議”。

中國實行計畫生育一胎化時期的宣傳畫資料圖片
中國實行計畫生育一胎化時期的宣傳畫資料圖片 DR網絡圖片
廣告

儘管中國當局在2015年底正式宣布廢除了執行了三十多年,意在控制國內人口增長的一胎化國策,並在來年允許國民享受二孩化政策。但在短期內,如此重大的生育政策變化所帶來的人口增長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據原國家衛計委統計,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1846萬,比提出了“單獨二孩”的2013年增加200萬以上,二孩及以上佔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超過45%。而在2017年,中國全年住院分娩活產數為1758萬,二孩佔比51%。但在二孩政策實行了一年多後,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與2016年相比卻下降了88萬人。這也意味着自2016年全國全面開放二胎以來,中國新生兒數量卻不升反降。正因如此有消息顯示,中國政府極有可能在明年內徹底開放生育政策,以免應對人口下降生育率低下會帶來的諸多社會發展問題。

與此同時,報道顯示在這一政策出現根本性變化的同時,多個地方政府已經採取了相應的鼓勵政策,促進轄區內民眾的生育情況。8月14日,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發表了題為,《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文章強調,未來中國將面臨人口斷崖式下滑,提高生育率應該成為中國新時期的任務。文章還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兩天後,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在受訪時分析稱,中國自2000年後就已經陷入了“低生育陷阱”,“當時一對夫婦的平均生育率在1.6左右,現在已經下降到1.2-1.4之間,遠遠低於人口正常、不增不減的2.08-2.1的數據”。他說,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目前的生育率,已經低於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

他還借用歷史典故表示,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逐步形成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文化,“生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一個載體,首先從文化上,我們要進行鼓勵”。他表示,發達國家為了鼓勵生育都會對生育進行補貼,因此建立設立生育基金,“不生孩子的人更應該交生育基金”。他說,過去中國採取計畫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但是未來鼓勵生育,應該向丁克家庭徵收未來的社會撫養費,人老了之後光靠錢是沒用的,還是需要年輕人,別人家的孩子來照顧,並稱“所以將來要對丁克家族進行徵稅”。胡繼曄的此番言論遭到了網民的熱議,有的網民批評道“我們國家這樣的磚家太多了,不知百姓疾苦,應對他們徵收智商和道德稅”。有的則提出生不生孩子應是個人的權利。

央視網唱反調發表了題為“設立生育基金制度是一項荒唐的建議”文章。文章指出,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生還是不生,都是個人和家庭的自由。文章並說,其次,少打群眾的歪主意,不要動不動就建議收費。據上海財大研究院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當前水平。文章還提出,之所以當前中國生育率不高,除了經濟社會發展、婦女勞動參與度提高等客觀原因外,養孩成本的急劇上升是重要的原因,這是社會的共識。文章強調,有些年輕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確實壓力太大,對症下藥的良方在於通過一系列有效的優撫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銀的公共投入,解決人們生娃的現實之慮和後顧之憂,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從老百姓身上薅羊毛,這看似為國分憂,實則是荒腔走板的高級黑。

面對由其驚人言論所引起的輿論千層浪,胡繼曄在周五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出面奮力自辯。他要求稱,設立生育基金來鼓勵生育,應該是可以由原先國家徵收的那麼多年的社會撫養費來設立,由國家出錢,並不是說由老百姓出錢。他認為,發達國家為了鼓勵生育都會對生育進行補貼,因此國家有必要設立生育基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