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鄭宇碩:中梵協議將使教廷失去道德感召力

發表時間:

來自不同途徑的消息顯示羅馬天主教教廷與北京已經接近達成共識,可能很快會就中國主教任命問題籤署協議。這一消息引發各界關注,一方面,因為自1951年以來,中國與梵蒂岡就不再有外交關係,而主教任命問題一直雙方修復關係的一個核心難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教廷近日接受了七名中國愛國教會任命的主教,不僅其中有兩名主教此前曾被教廷逐出教會,而且,教廷要求兩名忠於教皇的地下天主教會的主教讓位給愛國教會的主教。針對這一消息,香港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大學教授、講師、研究人員、人權工作者、律師等近日聯合發起《就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可能達成之協議致全球主教團公開信》,並公開徵集聯署簽名。香港教友為何關心梵蒂岡這項針對中國內地信徒的協議呢?公開信發起人之一、香港政治學者鄭宇碩先生接受了我們的電話採訪:

2018年2月14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在周三公開接見日活動之後,離開聖彼得廣場。
2018年2月14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在周三公開接見日活動之後,離開聖彼得廣場。 圖片來源:路透社/Alberto Lingria
廣告

地下教會神父和主教過去吃了很多苦

鄭宇碩:“香港教友當然關心天主教會的發展,另外,也是因為感到國內的教友不能隨便、輕易地發言。所以我們想在香港為他們多發聲。”

“發聲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覺得教廷與北京的協議對不起國內的地下教會。地下教會的教友,特別是那些神父、主教等,過去多年、甚至幾十年,吃了很多苦。他們不妥協,不退讓。現在有這樣一個協議他們感受到很大委屈,甚至有一點被出賣的感覺。所以,我們認為,教廷應該重視他們的感受。”

“第二點原因是一個比較重大的問題,我們認為,天主教會在國內,它的吸引力、它的號召力在於它能對國內普通人提供一個心靈上的慰藉,給那些心靈生活上感到空虛的人提供一個慰藉。教會的吸引力在於此。但這樣與威權主義的政府妥協,教會就不再有道德的感召力了,對那些精神空虛的人沒有吸引力了。現在來教會的人主要是生活在底層、生活很困苦的人,或者是知識分子中對社會主義不滿、對黨的威權主義不滿的人,那(教廷)與這樣的政府妥協,對這些人就沒有感召力了。”

中國政府對地下教會的打壓加強了

法廣:但是,愛國教會的信徒是否對得到羅馬教廷的承認也有某種期待呢?

鄭宇碩:“我們不認為愛國教會的信徒對教廷這樣的設計有很大的期待,也沒有聽說他們有這樣的要求。基本上愛國教會對這樣的問題沒有什麼立場,他們總是得聽北京政府說話。北京政府在這些外交上的問題上當然有重大的決定權,這也不是愛國教會能說話的正常範疇了。”

“當然,教廷可能認為有這樣一個委任主教的協議,就很快能(與中國)建交了。建交以後,有正式的外交承認、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可能對天主教會能提供更好的保護,能對傳教提供更多方便……但我們不認同這樣的看法。我們認為,我們可以看到北京政府這些年對地下教會的打壓是加強了,而不是減輕了。它(北京政府)基本上是不認同教會的,基本上認為教會是一個威脅  共產黨是無神論者。”

“而且,如果這樣,基本上就是讓愛國教會主持教會,愛國教會控制人事的安排。這對傳教事業反而會是一種打擊。”

北京只是表面維持教廷任命主教的權利

法廣:是否可以說:教廷方面的想法主要在教義、信仰層面,而北京方面的意圖更多是政治考量?

鄭宇碩:“教廷方面的考量我們剛才已經解釋過了,教廷大概是因為有信心,這些教徒一旦忠於(羅馬)教會,長期來說,教廷應該比共產黨更有吸引力,更能鞏固教徒的信仰。但我們認為,沒有這樣的協議,教廷對聖徒會有更大感召力。”

“北京方面的考量有很多方面。第一當然就是,它認為與教廷建交對台灣的外交是一種打擊。而且,對開展中美洲、南美洲等拉美地區的外交關係是一大助力。何況,現在基本上是教廷讓步,(北京)要求的東西,教廷都給了,它(北京)只是表面上維持教廷委任主教的權利,事實上主教人選是它控制的。”

 

根據公開信聯署網站公布的消息,公開信上網後,2月14日和15日連續兩天遭到阻斷服務式網絡攻擊。而多個發動攻擊者的網際網絡協定也就是(IP)位址來自天津。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