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兩會

德國《明鏡》周刊:李克強批評性語調出人意料

中國人大召開之際,德國多份媒體注意到了李克強帶有批評性的語調,並提到了中國模式的局限性。

李克強與習近平、栗戰書在中國全國人大開幕式上
李克強與習近平、栗戰書在中國全國人大開幕式上 路透社
廣告

《南德意志報》寫道:中國沒有民主、分權和多元化的國家資本主義讓許多民主國家感到害怕。但中國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量金錢現在不足以帶來經濟繁榮,工業現代化停步不前,而美國則在加大對中國的壓力。中國模式走到了盡頭。前景不佳和習近平近年來信心滿滿的張揚風格對不上號。不過,恰恰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會進一步穩固習近平的權力,因為美國如果想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危機,就必須扶持習近平政權。

《明鏡》周刊表示,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出人意料地帶有批評性。他指出,中國經濟面臨嚴峻局面,而且他首次公開承認了美中貿易衝突對中國經濟的打擊。而受到西方抵觸的由習近平親自拍板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他卻沒有提到。這意味着中國人大語調有所轉變了。美國專家指出,習近平硬邦邦的處理美中貿易衝突的方式在黨內受到批評。中國知識分子和經濟界精英紛紛批評習近平過早放棄了讓中國走向成功的韜光養晦戰略。中國人大今年很有可能增加李克強的份量。而李克強從來就不是習近平的心腹,他來自黨內另一個派系。他讓人想起謙虛的中國。

《世界報》則發現,中國增加軍費開支,成了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國。中國多個戰鬥技術已遠遠超過其它國家。中國正在成為世界軍事強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