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境與發展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談中國的物種保護

發表時間:

今年的5月22日,是聯合國的第十八個“生物多樣性國際日”。您或許也聽說過12月29日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確實,聯合國1994年的大會曾經確定12月29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但在隨後幾年後,為了突出此一議題的重要性,為了避免年終時各國政府事務繁多,聯合國因此在2000年召開的大會上決定將日期改為每年的5月22日。

https://www.ipbes.net/網站公布的有關全球生物多樣性現狀的統計報告,2018年3月。
https://www.ipbes.net/網站公布的有關全球生物多樣性現狀的統計報告,2018年3月。 網絡
廣告

隨着此一日期的臨近,全球各大環保組織以及研究機構都先後公布了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統計報告,警告人們切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其中聯合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機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政策科學平台(IPBES)最新公布的報告最具有權威性。

IPBES是一個類似聯合國氣候變化專家小組的機構。平台公布的報告長達一千多頁,內容涉及美洲,亞太,非洲以及歐亞地區。根據報告提供的數據,全球許多生物種類都已經成爲瀕危種類,由於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非洲大陸將近一半的哺乳動物以及鳥類都有可能在2100年之前消失。針對亞洲地區,報告特別指出,全球十大塑料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有八大位於亞洲,長此以往,到本世紀中期,亞太地區的海洋與河水中的魚類將徹底滅絕。

另外,隨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必須保障耕地的質量才能夠維持糧食的產量,按照專家的計算,地球人均耕地必須在五公頃以上才能夠爲大家提供足夠的糧食,而目前的人均可耕地面積僅爲2,2公頃。報告認為,僅僅由於土壤的退化,在2050年前就可能造成五千萬人的遷移。

不過,報告中也提出了一些積極的現象,比如說,中國的綠色植物面積在1990年至2015年之間增加了22%,在亞洲的東北地區也同樣如此。亞太地區以及美洲的自然保護公園以及地區的總面積正在不斷的擴大。一些曾經的瀕危動物,比如說東北虎,或者猞猁sheli等動物也已經脫離了滅絕的威脅。

那麼,如何解讀聯合國報告中所陳述的數據?中國的綠色植物面積增加具體說明了什麼?為此採訪了旅居德國的環境問題專家王維洛先生。

法廣:王維洛先生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法廣的專訪。首先請您就聯合國的調查報告做一個評論。

王維洛:聯合國的IPBES平台或者別的機構他們的報告一般都缺乏針對性,因為必須顧及其成員國的反應。一般只是闡述問題的表象,而不闡述問題的原因。比如說,在說到塑料污染導致魚類徹底滅絕時,報告就沒有進一步指出塑料污染最嚴重的是亞洲的長江。我們大家都可以看到每年三峽工程都要清理塑料垃圾,而這些垃圾除了來自中國人使用的塑料袋之外,最主要的就來自塑料的地膜,這種地膜是用來增加產量的。中國農業大規模使用這種地膜,因為不僅可以省化肥,還可以省農藥。在歐洲也使用地膜,但是,歐洲使用的是可以被分解的纖維布,而中國使用的塑料薄膜是不能被分解的。另外,說到魚類資源滅絕,除了塑料污染之外,還在於中國的近海捕撈使用的是脫網技術,也就是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所以,中國的黃海,東海的魚類幾乎已經滅絕了,而歐洲漁船一般都僅僅捕撈大的魚。不過,中國最近幾年來水產的產值在增加,這主要依靠的是人工養殖,但是,人工養殖帶來的是對海洋自然環境的污染,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法廣:聯合國的報告中還提到耕地的減少以及耕地質量的退化,那麼,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王維洛: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在任時反覆強調必須保證擁有18億畝的耕地,而今天,有專家認為中國的耕地面積其實只有16億畝。而且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耕地的數量,而在於耕地的質量。因為好的耕地一般都在城市的邊緣,而今天這些耕地都被用來建房造廠,政府往往在荒山野地開墾新的耕地來彌補,但是,這些耕地必須要在多年之後才能成為優質的耕地。中國國土資源部從不發表完整的中國土地運用資料,而這是每個國家賴以決策的依據。中國的土壤今天最大的問題是對化肥農藥的依賴性,土壤對化肥農藥的依賴程度就象人對鴉片一樣。三十年前,美國的農業教授到中國來考察時發現中國人可以不用化肥生產很多糧食,而今天中國人使用的化肥比美國多得多。

法廣:聯合國的報告特別表揚了中國,說中國的綠色植物面積在1990年至2015年之間增加了22%,您如何理解這一現象?

王維洛:聯合國的報告並沒有直呼其名,其實他所指的應該是森林覆蓋率,因為,綠色植物覆蓋面積是一個沒有準確定義的概念,因為田裡種的稻米,麥子也都是綠色的。所以,綠色植物覆蓋面積是一個說不清楚的概念。而有一個概念是有明確定義的,那就是森林覆蓋率。但是,中國在這一概念上的定義又與他國不同。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森林覆蓋率如果超過30%,那麼,這一國家就不太可能遭受旱澇災害,中國也聲稱其覆蓋率超過40%,並且在不斷增加。但是,中國森林覆蓋率的上升往往是由於對森林覆蓋率的定義的更改而產生的。

法廣:最後,能否請您總結一下中國目前在生物多樣化問題上存在哪些問題?

王維洛:中國目前在生物多樣性領域存在以下四大問題:首先是數據庫的缺乏,中國缺乏本底資源庫,如果沒有最初的原生動植物的數據庫的話,我們就很難展開研究統計工作。

其次,中國在生物多樣性領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還可以,三分之一嚴重退化,三分之一面臨崩潰。第三,中國受威脅的物種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一般認為中國物種受威脅的比例在15%至20%之間,高於世界上10%至15%的平均水平。但是,2014年,中國專家曾經對一萬個物種進行了評估,結果是中國的無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比例是35%;脊椎動物的比例是35.69%,裸子植物為69.91%;被子植物受威脅的比例86.68%,所以這一組數據遠遠超過了當初提出15%至20%的評估。第四,是很中國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引入的物種缺乏足夠的考量。因為外來物種缺乏天敵,所以就有可能瘋長。比如說,中國引進的水葫蘆在湖面到處瘋長,政府花費巨資用來清除水葫蘆。

法廣: 但是,中國有一個非常成功的保護動物的例子,那就是中國對大熊貓的保護。

王維洛: 確實,這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中國也曾經試圖以同樣的方式來保護白暨豚,也就是採取人工繁殖的方式,為此工作人員還專門捕撈了四十多條白暨豚,但是,對白暨豚的人工繁殖的失敗導致最後結構性的滅絕。當然,也有人認為,倘若中國政府將保護熊貓的經費用來保護所有的動植物,那麼,效果或許會更好一些。

感謝王維洛先生接受本台的專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