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旅法華裔作曲家郟國慶的音樂人生

發表時間:

座無虛席的巴黎馬德蓮教堂,巴黎華人的新年迎春演唱會正在舉行,在這個外觀形似希臘神殿著名教堂宏偉的圓形穹頂下,身着一襲白裙的女生合唱“西湖三月雨”頓時將中法聽眾們帶入到清幽秀美的江南。該曲的作者,是旅居法國的華人作曲家郟國慶先生,而我們也有幸在當晚的演出之前,專訪了這位年逾八旬、仍然筆耕創作活躍的音樂家。

演唱會之後郟國慶先生接受聽眾的致賀 巴黎 2019 1
演唱會之後郟國慶先生接受聽眾的致賀 巴黎 2019 1 RFI 中文部
廣告

採訪首先從郟國慶先生的作品開始

郟國慶: 我在巴黎已經31年了,我本來就對中國的古典詩詞感興趣,後來就選了一些主題,合成取名“中國古典詩詞大合唱系列”,一共已經完成了九部,第一部叫“相思篇”,相思的內容很多;第二部叫“從軍篇”,古代時打仗參軍(的詩詞);第三部是“愛情篇”,第四部叫“征戰篇”,第五部是“思鄉篇”,想念家鄉的;第六部叫“勞動篇”,勞動篇找它的詞比較不容易,因為古代(詩詞有關)勞動的內容不是太多;第七部叫“傷感篇”,內容就多了;第八部叫“情景篇”,有情有景的;第九部是“離愁篇”。

九部大合唱有個規律,每一部都是七首歌組成,頭、中、尾三首一定是(男女)混聲大合唱,然後四首空的:二、三、五、六首,其中一定有一首女聲合唱,一首男聲合唱,另外在女聲合唱的旁邊,是一首男聲獨唱或者男生重唱;在男聲合唱的邊上,一定是一首女聲獨唱,這樣的話就基本上把聲樂的主要形 式都包括了,除了兒童合唱,因為沒有必要,你都沒有這個內容。

很有意思的是,這九部合唱中,第一部“相思篇”開頭的一首是唐朝王維的詩詞(《江上贈李龜年》):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一個混聲合唱;九部大合唱最後一部“離愁篇”中,最後一首詩詞剛巧也是王維的詩詞(《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個很失落、很寂寞的(情景)。

(巴黎之春)合唱團里用的曲目都是從這九部大合唱中抽出來唱的,比如“情景篇”中有個男聲合唱“敕勒歌”,成了我們的保留曲目,因為大家都喜歡聽、喜歡唱。

RFI:您這九部共六十三個作品一共花了多長時間寫成?

郟國慶:好幾年陸續在寫,這其中我還出版了一本“一百零一首中國民歌鋼琴小曲集”,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101首中國的民歌改編鋼琴曲;然後是我寫的一部舞劇,芭蕾舞或者民族舞都可以跳的。是我自己編劇的,音樂也全部完成了,一共大約兩個多小時的舞劇“孟姜女”,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的;此外還有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去年還完成了一部交響曲,這首交響曲可以是有標題,也可以是無標題交響曲。如果用標題的話,它就叫“劫後餘生”。

RFI:為什麼以此為名呢?

郟國慶:我寫的是個人和整個民族的遭遇,內容暫時不說,因為我正在尋找演出(這部交響曲)的機會,都是很不容易的。

另外,我也改編了很多的民歌,包括今天晚上將演出的蒙古民歌“嘎達梅林”、“牧歌”;有少數民族如西藏、新疆、回族等,比如“花兒與少年”,我改編的民歌加起來大約總共有二、三十首。“西湖組歌”是最近寫的,因為我這九部大合唱全部由鋼琴伴奏的譜,另外還有管弦樂隊的總譜。“西湖組歌”的鋼琴伴奏譜全部完成了,現在正在寫管弦樂隊的總譜。

現在作為我晚年的生活,就是寫作、排練、演出。

RFI:從我們開始準備採訪,就遇到很多人對你對音樂的摯愛非常欽佩。音樂的確是美的,對很多人來說,音樂可以抒發情感、進行交流、不同文化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音樂對於您來說,是什麼?意味着什麼?

郟國慶:(音樂)對我來說,就是生活當中的主流,一生都要獻給音樂創作。

我真正的專業就是作曲,我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本科5年畢業,從1953年到1958年,我(學音樂)的路應該是很順利的,但是畢業以後,工作就不怎麼順利了,受到衝擊,各方面的苦頭都吃過,就不必要說了,大家都能理解,那個年代。一個人生如果吃過苦,在音樂里也會反映出來的。哪怕是寫古代人和現代人,思想感情基本上是一樣的。人生經歷的痛苦,你寫古代的痛苦的東西,就有一個感情上的依據,否則是空的。這樣你寫的東西就會有真切的感情。

RFI:今天的音樂會一共選取了您的四首曲子?

郟國慶:是的,一共四首,一首是混聲合唱“嘎達梅林“,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內蒙起義的首領,後來被砍頭,頭被掛在城牆上。他是為了人民、土地(而就義),是上個世紀初真實的故事。第二首是“牧歌”,男聲合唱,藍藍的天上白雲飄,描述草原美麗的歌曲。今晚上的女聲合唱兩首都是我原創的作品。第一首“西湖三月雨”是我的“西湖組歌”里的一首,第二首是“採蓮曲”,是選自我第八部情景篇里的女聲合唱。這兩首大家都喜歡唱,一直就保留下來,一直演出。

RFI:看到您這麼多的作品,還要參加社團、專業的排練演出,您不感到累嗎?進入八旬高齡,卻仍然有這麼活躍的創作,是什麼在支撐您做到這些?

郟國慶: 是一種責任感,尤其到了法國,我是外國人了,我就要把本民族的優秀的音樂傳統發揚,在這裡發揚,讓外國人聽。

法國是一個藝術大國,歷史以來,法國有許多優秀的、世界一流的作曲家,但是他們寫不出中國的作品, 我就說,再偉大的(法國)音樂家,活回來也寫不出中國的東西,所以我們中國人就有這個責任豐富他們的音樂生活,這樣就會有一份自己的貢獻。

RFI:在國外長期的生活經歷,對您的音樂創作有什麼影響?

郟國慶:在中國學作曲有兩種,一種叫民族作曲,一種屬於西洋創作, 學的和聲等技巧都是西歐來的, 是為創作交響樂、大合唱等的,我是屬於第二種的,所以到法國來,對我來說也是如魚得水,我的技法,他們聽了以後 ,就比如我的第一次音樂作品專場演出之後,他們就說,“我從你的作品中、包括鋼琴伴奏都聽出來使用了和聲等,技法我們聽起來很熟悉,但是旋律完全是中國的味”。這個結合的讓他們感覺新鮮,既熟悉,又新鮮。

做為我們中國人也是這樣的,你有了很多的探索,加上你本來就有很多新鮮的東西,這樣寫作起來就很有趣味。

RFI:在今天音樂會之外,您近期還有其他的音樂計畫嗎?

郟國慶:下半年,我們團要給我做一個85周歲的壽辰(演出),在我80歲的時候,他們做過一次,在(巴黎)七區教堂,我的聲樂作品 (演出),不包括器樂作品,器樂作品的成本大,做不到,我們既然有合唱團,就做了第一次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反應應該講是挺好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多個媒體)報道過,說,這是在海外華人的一次“高雅的”音樂會。今年下半年又要舉行,這是在五年以後了,這台音樂會和第一次音樂會的曲目完全不一樣,因為我的作品很多,他們講笑話說,“你要活100歲的話,以後90歲、95歲時再做(音樂會)”,但願是這樣。

現在我覺得老了,單純了,就是想辦法把音樂寫得更好,合唱團的關係都很好,對我很好,這個團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你會感覺到他們對我很尊重,而且很喜歡唱我的歌,我說,你們唱得好,我自己聽了,那個感受比吃什麼東西都要好!讓喜歡音樂的人能得到一些藝術的享受,這樣的話就是我的幸福了。

演出即將開始,而我們對郟國慶先生的採訪也在對他的作品的期待、對他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感動中結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