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創新 : 風情萬種的法國視角邂逅問題主導的中國選擇

發表時間:

法國人的創新觀紮根法蘭西文化,天馬行空。當中國的政治創新成為世界觀察和議論的焦點時,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為法國人提供了舞台,請他們以自身的文化特點來嘗試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兼容並蓄,來解讀和介紹中國的創新思想。

廣告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10月24日舉辦了一場論壇,聯合法國企業創新主管巴黎俱樂部和藝術8等機構, 討論中國的創新時代。

比較直接地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作為平台,鼓勵法國各界向國際社會輸送中國創新領域信息,表達中國政府支持他們組織旅行團前往中國學習考察創新事業,向公眾推薦研究中國創新業的文件和專著,展望中國創新業前景。

如果我們結合中國頂層設計的創新特點,從創新的目標、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格局和多元需求出發來觀察這場論壇的話,我們可以找到相對充分的線索和根據,研究中國文化部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如何發展中國政府對外文化平台的功能,吸引和鼓勵法國社會在中國核心戰略思維周邊用法國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表達,結合自己的社會和經濟需要,把北京的思路延伸到為造福民生而發動的創造力里。

首先我們來看當下中國人在創新思想上的講究。 政治理論家出身的中共常委王滬寧早年從政治技術的角度對政治創新有過清楚的論述: 追求政治創新,就是要為解決新矛盾和新衝突建立新的機制, 為應付新困難和新問題提出新方案,為組織新力量和新資源指定新政策,為領導新動力和新運動開闢新前景(見《比較·超越》,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

借用王滬寧的理論工具 ,我們可以把中共十九大里的作為核心關切的政治創新提煉岀來。

十九大的報告明確表示,人民嚮往美好生活,執政黨要居安思危,勇於創新。這就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和衝突的新定位。當中國年輕一代對住房、醫療、教育的生活成本力不從心的時侯,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上強調破壞全球穩定的因素:世界1%的人口佔有99%的財富,投資回報和勞動力回報之間的差距太大。十九大提出要促進中國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 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從這裡開始。

那麼中共怎麼組織新力量和新資源來指定新政策呢?根據十九大報告,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成員每年要向黨中央和總書記書面述職。換句話說,中共確立習近平以一言九鼎的政治權威來領導新的最高中共決策團隊。

這種政治創新是有針對性的,是有選擇的,與戈爾巴喬夫式的全面自我否定式的創新完全相反。在上海習近平帶領六位常委到共產黨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向世界表達了一個清楚的立場:以改善財富分配,提高廣大中國人民生活品質為目的的執政創新是以維護和傳承已經有68年執政歷史的共產黨政體為前提的。王滬寧的早年的理論框架讓人們更方便地看清楚十九大政治創新的選項:加固執政基礎,提高決策權威,造福民生。

但這種政治創新的選擇性也遇到美國政體的愛好者們的質疑。他們的修辭系統邏輯嚴密:選擇性創新就是選擇性不創新,就是選擇性守舊。他們要求中國進行徹底的政治創新, 着眼點在於執政的周期性。

但是愛好者們也面對理論困境:歷史上政權和執政周期不是由少數人占卜岀來的,而是由人民決定的。當多數人決定了歷史,這就是民主的過程。

對中國選擇性政治創新的批評和對美國政體的中國在地化想像停留在部分學者或政治壓力團體的理論實驗室里,不見得爭取到足夠深厚的民意共識。原因有兩點:中國老百姓追求的是抵制財富壟斷後通過住房、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等民生層面的大幅改善來享受安居樂業。美國政體推動者們崇尚美國政治人事規則和運作規則。但這種崇尚和改善中國的民生之間的關係,除了主觀假設之外,讓中國老百姓更信服的實實在在的根據並不充分。另一個層面,美國人對自己的政治創新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規畫。當社會開始質疑特朗普總統力推的醫療保險和減稅改革將造成財富分配失衡進一步惡化的時刻,當美國資深參議員約翰·麥凱恩10月30日不點名地抨擊特朗普,要求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的學員們不要接受洗腦宣傳時,我們看到的是執政危機。在這種危機面前,不要說美國政治全面創新,連選擇性創新都看不到。

就在中國以民生問題作為導向的選擇性政治創新成為對比參照,反映出特朗普時代全球不穩定因素增加、財富壟斷惡化、美國政體高度成熟卻缺乏創新機制時,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中法創新論壇提供了一個有意思的觀察角度,讓我們可以看看法國社會怎麼在中國選擇性政治創新的框架里找到與中國互動的兼容點。

如果說在美國斯坦福校園裡的政治學者們忙着對比專政在哪種類型的有誠信的權力分享模式里可以達到長治久安的極限 (Beatriz Magaloni, Stanford University, 2008),法國人克里斯蒂娜·佳玥 (Christine Cayol) 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裏面對中法兩國聽眾談王羲之、談範寬、談米芾、談董其昌。她拿中國古典藝術家的書畫作引子,用個人化、個性化、藝術化的表達談她眼中的中國創新思路里的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實際上,她用很形象、很生動、又很書生氣的方式為中國問題導向里的選擇性政治創新提供了文化層面、哲學層面的註解。

廣告業巨頭法國漢威士集團的副主席雅克·塞蓋拉(Jacques Séguéla)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阿里雲法國公司年輕的負責人面前分享他的口號:"要做愛,不要作戰"。他說他把企業業務從法國做到中國,從雪鐵龍做到總統競選,除了軟色情刺激岀來的生機勃勃之外,更有對異想天開天就開的創造力的追求。

其實中國古代的春宮畫就可以把雅克·塞蓋拉的生意經演繹得活靈活現,這樣的創新紀錄故宮博物院的館藏里就有一大堆。但是當中國不是政治世家岀身的暴富與世襲家庭岀來的財閥在網路上拿性隱私當子彈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雅克·塞蓋拉的講話表達了法國價值取向。在法國,總統作為社會道義的表率養了私生女不算醜聞,密特朗總統的夫人和情婦肩並肩岀席葬禮。奧朗德總統在總統府有一個正牌女友,卻大清早騎摩托車為當電影演員的新女友送麵包,還把他四個孩子的媽請進內閣當部長。這些在法國不是問題,社會接受度很高。不過風情萬種能不能被中國聽眾接受為創新還很難說。兩年前中國企業家任志強就急過,中國只有創先,沒有創新。

法國人的創新觀紮根法蘭西文化,天馬行空。當中國的政治創新成為世界觀察和議論的焦點時,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為法國人提供了舞台,請他們以自身的文化特點來嘗試與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兼容並蓄,來解讀和介紹中國的創新思想。

論壇中,阿里雲法國公司的負責人劉群楷介紹了雲技術的誕生過程。他說因為當時找不到相關工具,萬般無奈,公司只好自己去創造,於是就有了阿里雲來承擔雲計算服務。這位年輕人的語言很樸素,但從新技術、新產業的角度講清楚了問題主導的選擇性創新,在特徵上正好呼應了中國政治的選擇性創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