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IMF:香港可能最遲2030年出現結構性赤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香港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儘管政府已推出系列措施,但在市場供求失衡下,香港樓價過去一年仍上升15%。一旦物業市場調整失序,負財富效應可對個人消費造成重大打擊。而隨着房地產市場回穩,港府收入可能下跌,幅度至少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個百分點,除非增加額外收入或大幅收窄社會安全網,否則結構性赤字最遲將於2030年出現。

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2013年3月20日
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2013年3月20日 路透社
廣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9日發表訪港後的初步報告,指香港現時的財政政策恰當,目前無須推行額外財政刺激方案。

但報告分析,香港物業價格被高估的幅度上升,家庭供款負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仍然偏高,物業價格調整失序可能觸發樓價、償債能力與消費減少之間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經濟增長減慢,令銀行資產負債表受到第二輪衝擊。

報告又指,香港人口老化將增加退休金與醫療及社會開支,估計在2030年有關開支上升將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個百分點。而隨着房地產市場回穩,政府收入可能下跌,結構性赤字最遲可能於2030年出現。因此,港府應考慮實施保持財政穩健的政策方案,包括重訂開支的優先次序,以及開拓收入來源。但即使如此,可能仍未必足以抵消長期的額外開支需要。因此,當局應儘早研究及考慮既可增加收入,亦能維持競爭力的方案,以應付長遠出現的結構性赤字。

IMF建議,香港可考慮引入或調高間接稅,例如增值稅及消費稅,以避免過度倚賴直接稅,以及略為上調最高的邊際入息稅率。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