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黃背心運動:從民憤宣洩到平靜討論的路有多遠?

發表時間:

1月19日,法國黃背心抗議活動迎來第10個行動日。根據警方向法新社透露的消息,本周六的集會規模很可能至少與上周六的規模相當。總統馬克龍倡議發起的全國大討論活動雖然已陸續在各地啟動,但顯然尚不足以平息黃背心抗議人士的憤怒,促使他們放棄街頭抗議,在討論活動中平靜表達訴求。

2019年1月19日巴黎街頭的黃背心抗議集會。
2019年1月19日巴黎街頭的黃背心抗議集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Charles Platiau
廣告

法國黃背心抗議運動在聖誕、元旦節日之後,不僅沒有如政府預期而降溫,反而出現重新集結的跡象。根據官方統計,上周六(1月12日),各地參加抗議活動的人數達到8萬人,超過此前新年第一個周六(1月5日)時的5萬人記錄。根據法新社從警方獲得的消息,本周六,在各地走上街頭抗議的人數至少會維持在上周六的水平。警方的治安部署因此也與上周相同:大約8萬警察與憲兵部署各地,巴黎地區則將有5千警力。

根據目前獲得的消息,巴黎的集會活動主要集中在榮譽軍人院(Invalides)附近。但集會隊伍將途經其他街區。巴黎13區政府周五已經發布消息,提醒沿途商家與個人採取措施,減少可能的損失。此前,有活動人士發出了“百萬人進軍巴黎”的呼籲,但截至周五晚間,在社交媒體臉書上明確表示將參加活動的人大約只有四千人,另有大約兩萬八千人表示可能參加。

與運動開始時的形式不同,抗議活動逐漸加強了組織。本周六的巴黎活動事先向警方申報。與以往不同的另一個特點是,本次巴黎活動的組織者邀請抗議人士手持一束鮮花或蠟燭,向在最近兩個月的抗議活動中喪生或受傷的人士致敬。的確,兩個月來的抗議集會伴隨了不少暴力事件,共計10人喪生。

與此同時,總統馬克龍試圖化解民間怨氣的全國大討論活動已經於本周二啟動。馬克龍在活動啟動當天曾前往諾曼底,與大約600名市鎮首長座談之後。本周五,他又在南部的奧克西塔尼大區的一個小鎮 Souillac,與來自各地的600名市鎮首長座談。座談時間與上一次相當,持續了6個多小時。根據這次全國大討論活動的主持人透露的消息,馬克龍預計將在持續兩個月的討論活動中,每周走訪兩個不同地區,參加討論活動。

大討論活動當然並不只是總統與地方民選代表的對話。根據官方統計,全國目前已經登記的討論活動有400多場。題目涵蓋總統致國民公開信中提及的四大主題:生態轉型、稅制、民主與公民社會、國家機制與公共服務。討論活動組織者有時候是當地市鎮首長,或國民議會議員,有時候也是協會組織,或是民間個人。許多黃背心抗議人士認為這只是政府試圖淹沒他們的訴求的方式,但也有一些黃背心抗議人士表示願意參加討論。

這場討論活動能否如政府所願,平息民憤,走出危機,現在還是未知數。總體而言,民眾目前對這項活動的結果似乎懷疑多於信心。根據民調機構Odoxa Dentsu本周四公布的調查,儘管94%的法國人都聽說了全國大討論活動,但近64%的人對討論活動是否能發揮什麼效應抱持懷疑,只有不到29%的人表示將參加討論活動。

應該說這種圍繞民眾關心的主題展開全國大討論的方式尚屬少見。總統馬克龍對此頗有信心,他認為,討論活動有可能成為“激發集體智慧”的機會。在周五與市鎮首長的會談中,他表示,如今,政治領導人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做出決定,而不去努力通過辯論,尋找共識。

這次黃背心危機雖然由燃油稅上調而起,但從運動的發生與持續方式來看,運動反映出的危機並不只是政府的某一項具體措施。黃背心運動更是一系列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的總爆發。事實上,從未有選舉政治經驗的馬克龍在2017年的總統選舉中,成功打破傳統的政治格局,勝利當選並非偶然。在首輪投票中,馬克龍雖然得票率最高,但四名競選人的得票成績彼此差距有限,已經凸現出社會的分裂。馬克龍當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在傳統政治思維失效、社會分化加劇以及民族、民粹主義政黨勢力擡頭的形勢下,法國社會的一種絕地反彈。但社會矛盾並未因此化解。

這次法國黃背心抗議活動的形式也凸現出抗議人士對傳統民主運作機制的不信任。集會活動通過社交媒體而一呼百應,沒有任何團體、政黨或工會參與發起。集會的形式也不同於法國常見的罷工或其他抗議活動,大部分集會,尤其是在運動開始階段,並不向警方申報,而是自由、任意地在全國各地開花,從而增加了警方防範集會失控和暴力事件發生的難度。而兩個月之後,抗議人士內部不僅仍然難以形成比較一致的訴求,而且也始終難以出現得到認可的領頭人物和組織。

黃背心抗議運動吸引了世界各地媒體的廣泛關注,但引發這場運動的深層危機並非法國獨有。近年來,各種形式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色彩的政治勢力在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有所加強。原因之一正是這種政治領導集團以及精英階層與底層民眾的脫節,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更加深了底層民眾的被排斥感受。

從這個角度說,這次全國大討論活動雖然目前並未贏得民眾的廣泛認同,但仍不失為一次重建社會對話的積極嘗試。關鍵是,討論活動不能停留在訴求表達,而是應當能最終推動達成具體措施與行動。

黃背心抗議運動在與其相伴而行的暴力畫面傳遍世界之後,是否也會在走出危機的道路上,“激發集體智慧”,為當代社會民主機制的完善指引一個方向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