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俄國軍演中蒙參加令西方世界擔心

發表時間:

調動近30萬名士兵,36,000輛軍車,1000架飛機,80艘軍艦,以及中、蒙兩國軍方的參與。 俄羅斯九月中旬發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行動名稱:“東方-2018”為期六天,在東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舉行。是否從這次軍演中看到對西方世界的威脅呢?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旗下的法國電視24台的辯論節目,日前就此請來法國國際戰略關係研究所所長、前法國駐俄大使讓•德•林尼亞斯蒂,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的研究員克里斯蒂娜•杜冠,請他們就這一主題進行分析辯論。在今天的節目里就為您介紹這次辯論的主要內容。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路透社
廣告

·這次軍演是一次宣傳行動還是為了重返吸取此類大型演習活動的經驗呢?

德•林尼亞斯蒂:重返吸取經驗當然是必要的,可是我認為這種軍演主要具有一種象徵意義,尤其是對你剛才說的西方世界,也就是說中國參加俄國軍演對我們(西方)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那也就是說軍演是給西方世界的信號,比為了保持俄國軍備水平而舉行如此巨大的軍演 還重要嗎?

德•林尼亞斯蒂:我認為有內外兩個層面,俄國必須展示其遠東地區對莫斯科的重要性,這點很重要,一直屬於俄國的長期戰略;對西方來說,有中國參加的軍演,當然以前中國也 參加俄國軍演,尤其是海軍演習,但是這次怎麼說也比象徵性的多一些,中國有3200名士兵、30架飛機、上千的坦克,是成型的軍力。應該說俄國開始在此前並沒有真正開始的,和中國在軍事方面的深入交流。

 

·在談俄中軍事合作之前,先談一下這一絲戰爭的氣息,北約評價這次軍演是大型衝突的重複。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克里斯蒂娜•杜冠:這確實是大型衝突的重複,只看這次軍演的軍力陣容就能知道。

·那就是說北約認為是為可能出現的軍事衝突做準備是有道理的了?

克里斯蒂娜•杜冠:這裡是一次大型的實戰演習,你也提到了約30萬的士兵,實際上是29萬6000人,人數眾多;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細節是軍演說是9月11號開始,可實際上從8月20日開始了,因為如此多的人員、設備調動在兩天內完成是絕對不可能的;此外還有一些細節透露出戰爭的氣息,那就是這次演習布局,兩支武裝力量  東部、西部,一邊配備了北方艦隊、另一邊是太平洋艦隊,讓人想起曾經的分裂。

另外還有剛才談到,還可以更深入探討的是中、蒙兩國參加軍演,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多方在軍事人員和武器設備上的協同作戰能力。

·正好,在演練場上,中俄雙方在確實的合作、協調,而且能夠在明天就付諸行動嗎?這是確有其事呢?還是西方人的異想天開 ?

克里斯蒂娜•杜冠:在實戰或是模擬的演習框架下,這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在共同行動中,多國軍力都要參與,這很正常,也就是說,你和同盟一起行動,不能沒有聯絡,所以這就是協同作戰能力。

 

·那現在中俄這兩大國的協調合作是怎樣的呢?

德•林尼亞斯蒂:十年前,說這是無稽之談,說俄國既沒有願望,又沒有能力和中國看齊,說是有合作關係但不是盟友等等……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烏克蘭危機加深,和西方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可以看到的是中俄間合作的一些障礙確實被超越了, 如:金融合作、天然氣開採、共同項目、高科技的轉讓,特別是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在這種情勢下,軍事方面逐步加強的合作是必然的。

 

·無論如何,中俄間不斷地互相示好,習近平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召開的東方經濟論壇的主嘉賓,三個月前,是中國將首枚授予外國人的友誼大勳章授給普京,兩國領導間的關係親密無間了嗎?

克里斯蒂娜•杜冠:我不認為是親密無間,而是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有共同利益的人,他們知道如何處理直接影響力的外部及內部政策事務,及公關。

 

·要知道這兩個前共產黨大國,至少中國目前名義上還是,他們離步調一致從來都是很遠的,包括在戰略上,美國尼克松時代曾在這上面做過文章, 那麼現在我們能不能說,他們在利益和全球戰略上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德•林尼亞斯蒂:站在同一戰線上可能有點過,同盟也有些過,到目前為止,如在安理會,兩國都儘力不去妨礙對方的立場,在朝鮮問題上,俄國有其特殊利益;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投棄權票,避免難題出現。當然中俄在很多時候都投一樣的票,因為他們有很多的共同利益,但是直到現在,總的來說,俄國在亞洲問題上讓中國主導,自己跟隨,要不是投棄權,要不就是支持中國的票,在中東問題上也一樣,中國讓俄國定調,自己多多少少地退後半步。問題是是否會達成比較明顯的結盟。

我還想補充一下,在俄國的想象中,中國算是來自東方的危險。

·以前有雙方邊境爭端,畫界糾紛,

德•林尼亞斯蒂:是的,69年時,鬧得很厲害,

·那麼現在解決了嗎?

德•林尼亞斯蒂:解決了,在葉利欽時代,可有八卦說某些中國的地理書將卡瓦洛夫說成中國的城市。

·人們明白如果這兩大國並肩而立是有利益的?

德•林尼亞斯蒂:我認為要比這個更深遠,有很好的例子,俄國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鏡子》一片中,俄國邊防軍面對中國向西方的挺進站成一排,在另一部片子《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中又看到俄國請求當時的中國  元朝,聯手抵抗西方騎兵的東進。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海上第二強國,領先俄國,當然還是排在美國之後,那麼中俄之間是互補還是競爭呢?

克里斯蒂娜•杜冠:他們不能真的進行競爭,所以自動地優先展示互補。

·尤其在軍事方面嗎?

克里斯蒂娜•杜冠:尤其中國海的問題上,可以看到這些規律。之後,這兩國在戰略上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在他們公開的言論中,俄國顯得更為咄咄逼人,中國的更為和緩、穩重、以柔克剛。

·連習近平都在十九大上承諾未來中國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克里斯蒂娜•杜冠:是的,無論如何看看根據絲綢之路規畫的一帶一路及海上路線,我個人認為不是那麼簡單的發展中國海上貿易。因為要能保證這些潛在路線的安全。

·那麼這些港口就可能變成軍力的切入點了?

克里斯蒂娜•杜冠:不一定非得是軍力切入點,但是有經貿利益,如果路線的經濟效益顯著,那麼就必須保證其安全或至少有相應的威懾力量。此外,各方拒絕中國所有有關干涉內政的體系,在這一點上中國(在安理會)投反對票時經常用干涉內政這一理由。

 

·俄國在這一點上沒那麼害羞?

德•林尼亞斯蒂:這要更複雜一些。在亞洲,俄國會不會有一天力挺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野心,如果有一天這真的實現了,那麼就是兩國的聯盟確實結成了

·俄國真的沒必要這麼做嗎?

德•林尼亞斯蒂:不是,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野心還屬於區域問題,主要是令美國和需要在南海自由航行的國家氣惱。我曾和一名俄國海軍高層聊天,當時我說俄國海軍確實要比中國海軍弱,俄國軍費花在海軍方面的不多,主要還用在了飛機、火箭等武器方面,他回答我說,根據概率,如果有一天中國海所在的亞太地區真的發生戰事,那也是中國和美國的事,俄國是在第二線的,目前需要了解的是這一情況是不是正在改變。

 

·那就是和中國的合作明顯些了。剛剛有談到,從俄國的角度來說,軍力發展很強,要比中國的強還不能肯定,但還是非常明顯的,三月份普京在杜馬講話時,他長篇大論地誇讚戰無不勝的新型武器  超音速的、高科技的、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能夠躲過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面對俄國這一狀況,歐洲是否受到了威脅呢?

杜冠女士認為:目前處於緊張的情勢, 已經可以感覺到俄國的威脅,對此英國表現的非常明顯。

德•林尼亞斯蒂則表示:我認為沒有,我認為要解決烏克蘭問題,因為它是國際關係中的一根刺,可是即刻威脅還不至於,可能在波羅的海周邊國家或是邊境地區會發生很危險的惡性連鎖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會不會拉住俄國的胳膊呢?

德•林尼亞斯蒂:拉住俄國的胳膊不一定,但中國很可能會扮演安撫的角色。有一點我想強調,在亞洲沒有軍事互助,如北約這樣的組織,所以北約就成了全世界安保軍力狀況的評估員,不僅是在歐洲、俄國,甚至那些北約沒有派駐力量的區域。從全球整體來說,確實有東方和西方的對峙,在這個大環境下俄國和中國變得接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