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出生率連降三年 未來或靠移民補充人口

發表時間:

長期以來,暮氣沉沉的古老歐洲大陸上,法國一直是人口更新的主力軍之一,法國的新生兒數量每年都是歐洲的翹楚。但法國的這一特殊性似乎有走向終結的徵兆。

法國出生與死亡人數演變圖
法國出生與死亡人數演變圖 圖:Insee
廣告

根據法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報告,法國人口依舊在不斷增長,達到了6720萬人,但出生與死亡人數年度差距創造了二戰之後的新低點,只有16萬4千人,而年人口增長率也從2008-2013年間的0.5%下降到2014-2016年間的0.4%,而這次又下降到0.3%,每一位女性所生孩子的數量也只有1.88,這一數字在2016年是1.92,在2012年是2個。而想要在理想情況下更新人口代際,理論上應該達到每位女性生育2.1個孩子,法國現在以每個女性生育1.88個孩子,遠遠不達標。生育孩子數量下降最明顯的群體是25-34歲之間的女性。最新統計的法國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是30.6歲。

雖然這已經是法國人口連續第三年增長乏力,但和其他歐洲鄰居相比仍屬於強勁範疇。目前法國和愛爾蘭依舊是歐洲人口增長的雙駕馬車:意大利和西班牙每一名女性平均生育1.35個孩子,這一數字在德國是1.5,其中外國裔德國女性平均一人生育1.9個孩子。

法國的出生率今日引發世界報、費加羅報等媒體關注。回聲報社論指出:出生率首先是一個政治問題,希望政府在21世紀能夠讓制度去適應現代女性的生活節奏,而非讓女性去適應(或者忍受)制度。政府若要削減補助金,大可在增加嬰幼兒園數量,延長其開放時間等方面着手彌補。

世界報在社論中指出:雖然法國人是出了名的悲觀主義者,但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從來都不猶豫。連續下降的出生率引發的主要有兩個擔憂。首先是從經濟方面,年輕人數量跟進遲緩會導致退休群體的退休金供應不足。再就是,健康穩定的出生率是一個國家現況和未來發展的鏡子,也是國民對個人以及國家期望度的反映。巴黎索邦大學人口統計學教授夏拉爾表示,新生兒數量下降是個人決定以及社會主流思想發生變化的結果。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口學教授比松則表示,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生育數量下降的現象,而在法國,由於國家施行的有利社會家庭福利政策,新生兒數量下降的現象沒有來得那麼兇猛,也沒有那麼快,但今後情況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法國失業率的走勢。

奧朗德時代削減社會家庭福利的政策,到了馬克龍政府,依舊在繼續,並將繼續對中產階級最優渥家庭的錢包產生影響,其中20%的家庭將受到衝擊。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研究員土勒蒙表示,以往法國國家的家庭政策理念是“國家幫助所有家庭”。但現在這種理念正在被蠶食,民眾對生兒育女的謹慎程度也相應在提升。

從個體角度來看,新一代育齡男女的人生軌跡與此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畢業年齡愈發推後、找到伴侶的年齡推後、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間自然也就推後。此外,穩定的工作愈發難找、工作機會愈發貧乏都讓孩子的出生變得遙遠,畢竟主流觀念依舊是先擁有穩定的工作,再建立家庭。

如果不出現意料之外的嬰兒潮,那麼法國未來人口增長主要就要指望移民了。去年法國移民人數大約6萬9千人。移民難民潮當前,這一數字只會攀升。

費加羅報也在社論中指出:照此情形,法國未來的人口增長就只能靠移民了。法國去年發放了26萬2千張居留卡,年度增長13.7 %,其中向中國和馬格裡布地區發放的學生長居卡就暴漲19.6 %。但同時,法國驅逐外國人的數量也增加了14.6 %,達到近1萬5千人。以鄰為鏡,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倡導的移民政策備受攻擊,也給德國帶來了諸多思索,這一切也許就將是法國未來的樣子。在繼續向移民敞開大門的同時,法國也正在加緊對該群體管理並分流。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將在明日的法英首腦會議上宣布一項新的條例,完善英吉利海峽兩岸移民的管理。該社論表示:個人主義盛行、集體利益不受重視也讓法國民眾從心理上愈發抗拒將個人命運全盤託付給家庭,並斷言:“在重新撿起出生率之前,法國首先需要重新回到利他主義的道路上,並且不害怕成為利他主義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