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特朗普耶城決定迫使盟友以色列陷入內外困境

發表時間: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周日抵達巴黎開啟了年底前的訪法之旅。儘管早在上月中旬黎巴嫩政府首腦危機正熱之際,內塔尼亞胡與馬克龍的此次會談就已經被兩國政府對外公布,但也許讓內塔尼亞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上述局勢逐漸趨於穩定的情況下,他卻面臨著自上台以來最大的外交和國內政治危機。而這一切卻戲劇性的與以色列官方在近期所採取的任何行為都沒有直接的聯繫。本應通過此次訪問加強法以兩國傳統聯繫,特別是促進雙方對中東政局合作的內塔尼亞胡卻面臨了突如其來的挑戰。內塔尼亞胡本人也與作為東道主的馬克龍出現政見分歧,那就是如何看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月6號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

一名巴勒斯坦婦女手持海報抗議美以兩國領導人的資料圖片
一名巴勒斯坦婦女手持海報抗議美以兩國領導人的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特朗普推崇“美國至上”思想,並在去年的總統大選中獲得右翼和極右翼選民的大幅支持,從而順利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外界普遍認為,商人出身進軍政壇的特朗普是一名典型的 “民粹主義”政治家。由此可見,他敢於打破多名前任總統就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所採取“表而不動”的慣例,冒着引發全球穆斯林反對的風險,做出了在該問題上支持以色列的決定也變得可以被解讀。這是因為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簽署搬遷美國大使館的內容,是實現他曾經競選承諾的重要步驟之一。

不可忽視的是,猶太人在美國政經各界非但擁有着超凡的影響力和遊說基礎,而挺猶主義也得到了美國右翼,特別是那些基督教選民們的堅定支持和認可。因此如果單從內政角度來說,特朗普做出這一歷史性的決定順應了其選民們長期以來的願望。它不但能體現出特朗普言而有信的施政方針,同時還向其增加在未來爭取總統連任的可能埋下了伏筆。

而在國際關係方面,正如美國駐聯合國常駐代表妮基·黑莉向媒體所說,美方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已經明確的預計到,它將在穆斯林世界中所會帶來的不良反響。但由於美國同樣與中東地區的多個穆斯林國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共享着巨大的地區戰略利益,再加上美方向來一直扮演的都是調停人的角色,因此或許在特朗普政府眼中,這事實上是一個並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利益產生過大影響的行為。正因為特朗普在這一問題上繼續奉行了,以內政主導外交的“美國至上”施政思想,該決定反而讓美方的傳統盟友以色列直接承擔著其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以色列右翼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前途也因此受到了突如其來的衝擊和威脅。

分析認為,這則主要體現於他領導以色列在外交和內政方面所將面臨的困局。首先,對於任何以色列執政黨的領導人來說,關於耶路撒冷的歸屬是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話題。以色列也曾在1980年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我們也知道,經過了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數次戰爭後,耶路撒冷現如今完全處於以色列當局的實際管理和控制之下。所以,比較同樣希望建都於耶路撒冷但實現日期遙遙無期的巴勒斯坦人而言,以方在徹底完成這一夙願前需要的僅是來自國際社會對現有事實的承認。但以方的這一需求則在此之前遭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世界大國和聯合國的否認及反對。

而特朗普這一打破常規的表態,立即引發了以色列周邊近乎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反對和抗議。諸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強硬派,還甚至做出了要和以色列斷交的警告。以色列也因此面臨著來自穆斯林世界口誅筆伐,甚至發生聯合制裁及軍事衝突可能性的威脅。此外就這一問題,以色列還遭到了來自除美國之外,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及歐盟等西方政府的外交孤立,從而面對着在國際舞台上今後孤獨為特朗普背書的危險。

與此同時,美國的表態再次點燃了巴勒斯坦人的怒火,對於他們中很多人來說,美國選擇在聖城歸屬問題上站隊,無疑是再次吹起反抗以色列人號角的重要時機。而事實也正如外界預期的那樣,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區在過去的4天中爆發了多起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甚至導致騷亂出現。衝突中現已造成2人死亡,超過700多人受傷。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組織哈馬斯和以色列軍方的武裝衝突也由此再次被點燃。

那麼在局勢如此波動的情況之下,內塔尼亞胡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又是什麼呢?分析認為,對於作為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來說,關癥結正是在上文所提到的耶路撒冷歸屬是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問題,他因此在應對各方的回應中失去了採取中庸政策或者是做出讓步的政治選擇。如果我們把巴以衝突比作一個弓箭手手持着弓正在猶豫不決的話,那麼特朗普的這一決定無疑是把將引發衝突,還點了火的箭送入了弓箭手的手裡。在如此箭在弦上的大環境之下,內塔尼亞胡只能硬着頭皮同時面對來自外部的國際壓力和境內巴勒斯坦人的反抗。

值得一提的是,內塔尼亞胡長期以來就是以色列當局針對巴勒斯坦人採取強硬政策的主要推行人,他也因此受到了大量國內選民的推崇。但如今當內塔尼亞胡真正可以為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首都而正名之際,卻不得不應考慮這樣做可能在國內外所造成的後果和壓力。因此就目前來看,面對沒有退路的選擇,內塔尼亞胡必須通過爭取更多的來自歐洲國家的支持,才能面對困難渡過眼下的困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