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思想長廊

夢想與平等自由的追求者盧梭之九:教育思想的秘訣——情感教育

發表時間:

[提要]盧梭論教育,千條萬條,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情感教育。自然的慾望是純動物性的,它是成長的驅動力。在社會環境下,它會轉變為各種情感。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它的作用先於理性,特別是在青春期。受教者心中充溢着何樣的情感,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如果說慾望是成長的動力,情感則是引導方向的舵和帆。

位於法國Chambéry的盧梭故居卧室
位於法國Chambéry的盧梭故居卧室 © Stéphanie Labadie
廣告

問:盧梭有個很著名的說法,說人的一生要誕生兩次,可事實上人只能誕生一次,請你給聽友們解說一下盧梭的意思吧。

答:好。盧梭所謂人誕生兩次,是指人的雙重屬性,首先他是自然人,也就是一種高級哺乳類動物。其次他是社會人,要憑語言和同類交流,組成社會,生活成長。所以盧梭說:“我們可以說是誕生過兩次,一次是為了存在,一次是為了生活。一次是為了做人,另一次是為了做一個男子”。這個第一次誕生是從無到有,你成為了一個“être”,也就是你“在”了,當然熟悉西文的聽友,馬上就能理解。英文中的Be, 法文中的être, 德文中的sein,都是表示某物存在了,某物“是”個東西了。所以莎翁名劇《哈姆雷特》中有這樣著名的一問: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這話朱生豪先生譯為“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梁實秋先生譯為“活着還是死去,這是個問題”。好,這就是盧梭所說的第一次誕生,稱為存在。那麼這第二次誕生呢,是指人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所以不再是個存在問題,而是一個生活問題。不是être, 而是vivre。由於盧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是個男孩兒,所以盧梭又說做一個男人,這樣第二次誕生的含義就更豐富廣泛了。

問:盧梭的這個兩分法,其實還是在宣揚他的教育的基礎是建立在自然教育之上的。

答:沒錯,盧梭教育愛彌兒,是從出生到成年,所以從自然狀態上,他也是必然要由一個單純動物性的存在變成社會的存在。但這個變化首先是自然的變化,因為盧梭很清楚:“男子是不會始終停留在兒童狀態的,他到了大自然所規定的時候,就要脫離這種狀況”。盧梭描繪了男孩生理上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心理上,情感上的變化 “他會激動,憂傷,無故流淚,如果一個女人把手放在他的手上,就使他顫慄。如果他一靠近她,就感到了惶恐或羞怯”,這時盧梭警告說 “別再放鬆你的舵柄,否則一切都完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情感的閘門打開了,要引導受教育者培育出高尚的情感,但是這絕不是要壓制自然的慾念,這點極為重要。盧梭說:“我們的慾念是我們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因此要想消滅它的話,實在是一件既徒勞又可笑的行為,這等於是要控制自然,要更改上帝的作品”。但是,這個自然的慾念又怎樣才能轉化為正當高尚的社會情感呢?盧梭提出,自愛是情感教育的開端。他說:“所有慾念的本源唯一同人一起產生而且終生不離的根本慾念是自愛”。他接著說:“為了保持我們的生存,我們必須要愛自己,從這種情感中,將直接產生這樣一個結果,我們也同時愛保護我們生存的人”。好了,請注意,自愛自然會轉向他愛,一個人自然地會去愛他的親人,朋友,因為親人,朋友,會為我們的生存帶來意義和益處。別以為盧梭從自愛出發的他愛是自私,完全不是。盧梭認為,我們喜歡什麼就想得到什麼,所以我們去愛也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愛,因為愛是相互的。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個可愛之人,一個能向別人提供愛的人,從而自愛轉化為博愛。博愛就是以自愛之心愛人,請問聽友諸君,還有哪一種愛比這種愛他人更牢固更實在。所以盧梭接着就分析,為什麼以自愛之心愛人才是正當情感。因為自愛之心是只以自己為尺度來衡量幸福與快樂。在情人,親人和朋友中,他獲得友誼,愛情,關愛,這讓他感到內心的充實,他是一個飽滿的人,而不是一個孤獨的厭世者。他從自己的勞作中獲取生活的必需,能舒適而寧靜地生活,而避免追求奢華引起的爭鬥與算計。所以盧梭幾次強調,千萬不要把孩子帶到奢華場所,讓孩子看到那些不是生活所必需的揮霍與豪華。自愛只需要溫情和友誼,不需要旁人的阿諛吹捧。

問:這種狀況正是盧梭的田園理想,所以朗松專門談盧梭思想的一貫性是很有說服力的。

答:對的。他對社會不平等的批判,和他的情感教育相關,比如他分析完自愛,就分析自戀、自私。他認為社會不平等會產生貧富差別、地位差別,而正常情感不該把不平等當作一個標準,自己也要往上爬,追名逐利,他把這一套稱為自戀自私,有時他也稱之為自尊的虛榮。在盧梭看來,自戀自私是脫離了自愛,追求他人承認的惡習。這種自戀自私完全以外界尺度衡量自己,這種自戀自私的人,他的價值不在自愛,而在他人的注視。盧梭說:“愚蠢的人在它的駕馭之下,完全按照別人的見解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問:看來盧梭是在說,這種自私自戀之心,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應求的快樂。

答:完全正確。盧梭很仔細地分析了各種不正當的情感,比如妒忌、攀比、嫌人窮恨人富,這些類似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小人之心,帶給自己的不是快樂,不是明亮怡然的心態,而是陰暗,刻毒,齷齪的心態,這當然不會是一種幸福。在盧梭看來,愛他人不是因為我們看到別人快樂而愛別人,而是因為我們能感受到他人的苦難,共同的苦難把人通過共同的情感聯繫在一起。盧梭甚至認為憐憫是自然秩序第一個觸動人心的情感。這種因憐憫心而生的博愛之心,被盧梭認為是最要教孩子學會的情感。他把它歸納為三大原理,第一原理:人在心中設身處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們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們更可同情的人。所以盧梭告誡說:“為了使一個青年人心存博愛,就絕不能使他去羨慕別人紅得發紫的命運,應該向他指出這種命運的陰暗之處,使他害怕”。第二原理:在人的痛苦中,我們所同情的只是我們認為我們也難免要遭遇的那些痛苦。盧梭提醒人們,不要讓你的學生因他的榮華而蔑視不幸的人的痛苦和勞碌,要讓他明白,這些可憐人的命運也可能就是他的命運。他們的種種痛苦,說不定他馬上就會遇到“。第三原理:我們對他們痛苦的同情程度,不決定於痛苦的數量,而決定於我們體會他人痛苦的能力。

問:盧梭的這三條原理有些不合常理,為什麼說,自己未曾遭受過的痛苦也會激起同情心呢?

答:你問得好,我也有過同樣的疑問,因為如果我們沒有遭受過一種痛苦,我們怎麼會認為這是一種痛苦需要同情呢?後來,我讀羅馬史,讀到波利比烏斯筆下記載的一件事兒,讓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們體會未曾遭遇過的痛苦,實際上是通過人類共同情感所激發出的想象力,使我們能夠去同情那些我們想象中會遭遇的痛苦。波利比烏斯記載的是羅馬與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時,羅馬統帥小西庇阿接到毀滅迦太基城的命令,結果迦太基這座地中海上最大的城市被夷為廢墟,五萬多迦太基人被賣為奴。但是得勝的羅馬統帥小西庇阿面對被他征服的城市,全無勝利的喜悅,他久久凝視已成為廢墟的迦太基城,隨口吟誦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句子:“到頭來,特洛伊也會隨國王普里阿莫斯和麾下士兵共赴黃泉吧?!”歷史學家波利比烏斯問他何出此言,小西庇阿說:“我們剛剛消滅了一個盛極一時的帝國,迎來了偉大的一刻,但現在我心中並無喜悅,卻充滿悲傷與憐憫,我擔心我們羅馬也會在某一刻遭遇同一命運”。小西庇阿這位偉大的羅馬統帥,就有盧梭所說的那種體會他人痛苦的憐憫心,而這種憐憫正是出自自愛,出自他對羅馬的熱愛。盧梭說得漂亮:“由於想象力可以把痛苦延及將來,才使我們真正有所同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