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中與時俱進

發表時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3月26日到3月30日期間舉辦移動學習周。這是國際組織面對數字新技術的革命性發展對當下的產業結構造成巨大的衝擊帶來的世界人口的就業和財富分配問題將引起的可預見的激烈矛盾面前,前瞻性地組織各國產業和政治決策界集思廣益。這是善舉,因為它的出發點是通過教育來幫助產業革命中的社會朝和平演變的方向前進,避免災難性的衝突。

廣告

在這種集思廣益中,產業界強調當今和未來的先進技術的社會佔有率和實力;教育界強調通過先進技術把年輕人培養成與時俱進的具有活力的勞動力;政治界強調通過宏觀調控,扶持技術發展和強化教育。

但是,面對2015-2020年期間世界將因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而失去510多萬個就業崗位這一可預見的技術革命的政治後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組論壇並沒有把它直接作為政治議題來談。

在這種社會疏導和引導的政治功能缺失面前,具有和平凝聚力和號召力的宗教界參與2018年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移動學習周,成了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

來自亞洲的佛光山的法師們今年又加入到移動學習周的各個會議中。宗教家星雲大師創辦的佛光山跨國僧團在世界多個地區開展教育扶貧;在南美有巴西,在非洲有南非,在亞洲有菲律賓,等等。扶貧的意思就是幫助財富分配嚴重失衡的受害者,減輕社會災難帶給他們的痛苦;教育的意思是提供給這些受害者本來因為貧困而得不到的勞動和生產工具。

這些佛教界人士的努力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移動學習周社會疏導和引導的政治功能缺失是一種彌補。因此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他們將如何把可能加劇社會失衡的新技術轉化成為降低社會失衡的工具。

給我們的印象是:在佛光山海外督監院院長、 歐洲總住持滿謙法師的帶領下,這兩年,來自世界不同語言區和文化區的佛光山道場的法師們還在研究階段與尋找合作契機的階段。

研究,指的是法師們面對新技術與教育的結合對佛光山過去積累的經驗的挑戰。他們在過去幾十年中吸收日本和中國等地傳統的教育經驗,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現,更多的是為使用新技術的人群的年輕化設計的,是為未來考慮的。它打破了辦教育必須有教學大樓的傳統思維,平台由建築向高度虛擬化和電子化轉型。新技術對教育者的在地化和當下性的要求與過去的經驗相比天差地別;因為在當今世界,越是弱勢的群體,語言和文化上的地域性越強,兼容性和可翻譯性越低。在研究中發現的實際的、有針對性的問題,不僅對扶貧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宏法也提出了更高程度的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與時俱進的指向性要求。

合作,指的是移動學習周為佛光山參與到其他國際組織中與世界各地的政府和民間的教育機構、文化機構提供契機,成就一些單獨靠僧團的資質很難達到的、只有合作才能賦予的教育和文化項目的圓滿程度。

要合作就必須有合作精神,就必須找到共同語言,就必須有折中、有妥協。這對合作方各自過往成功的經驗都是挑戰。

佛光山目前還在方法上、過程上先和自己磨合,接着和新技術磨合,再與合作方一起磨合;在磨合中精進,在磨合中成就濟世救民的公德,在磨合中通過教育為世界財富分配模式的和平轉型貢獻佛教界的力量。

磨合不容易,在合之前先要磨。但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從揚州到宜蘭、從高雄到宜興的經歷,本身就是有開創性的宗教家的經歷,對後學和弟子都是榜樣。這個榜樣是對佛教三法印的很好的闡釋;換句話說,在無常、無我中引證真理,作出決定性的判斷。在時間和空間緯度中的當代性和在地化傳承讓世界看到了他的弟子們在國際機構集思廣益所對應的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里的忠義。

佛教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移動學習周里的互動與融合只是國際社會裡面對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政治的群策群力的一個側面、一個樣本,但也是一個可以提到更全面的框架里總結的優質元素。

請聽滿謙法師專訪

https://itunes.apple.com/fr/podcast/%E6%96%87%E5%8C%96%E8%89%BA%E6%9C%AF/id959976426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