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日中顧及對方敏感問題以改善關係

發表時間: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2014年2月27日,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那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公祭日上發言,而日本多家媒體發文認為:今年的國家公祭日習近平雖然參加了,但是沒有發表講話,這是顧及到日中關係目前呈現出的推進改善的氣氛。

2017年12月13日,南京舉行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活動。
2017年12月13日,南京舉行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活動。 圖片來源:路透社/Stringer
廣告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舉行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習近平、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夏淑琴、少先隊員代表阮澤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後代)一起走上公祭台為國家公祭鼎揭幕,隨後習近平在儀式上發表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深度觸及日中關係中有關歷史問題的敏感點,如有30萬人被殺等。

習近平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遭到蹂躪殘害,無數兒童死於非命,三分之一建築遭到毀壞,大量財物遭到掠奪。侵華日軍一手製造的這一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慘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

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死難人數上,日中兩國政府的見解是不同的。日本政府認為:無法否認日軍在進入南京(1937年)以後,殺害了很多非戰鬥人員和掠奪行為等事實。 但是,關於受害者的具體人數有很多說法,日本政府認為很難認定哪些數據是準確的。

當時的日本媒體非常注視首次的國家公祭日,《現代商貿》在2014年12月8日撰文說:習近平主席今年3月28日在德國進行了“反日演說”,強調“30萬無辜的中國人遭到日軍的屠殺”,他又在7月7日,在1937年爆發日中戰爭的北京西南部的盧溝橋,發表了強烈的“反日演說”,同樣的演說,在本周周六將在南京重演。

《讀賣新聞》當年12月13日報道說:習近平主張在南京事件中殺害了30萬中國人,並強調反對美化和否定侵略的歷史,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將要來臨之際,習政權將在歷史問題上堅持對日本施加壓力。

2015年、2016年,習近平沒有特意奔赴南京,參加國家公祭日,但是今年因為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日本媒體認為他“沒有不參加這個公祭日的選項”,但是他沒有發言,時事通信社指出: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之際,習近平沒有不參加公祭儀式的選項,而參加國家舉行的活動,習近平不發言非常少見,在日中關係改善的氣氛不斷高漲的時刻,習近平用特異的形式向日方發出了信號。據說日本外務省因習近平參加公祭儀式而緊張關注習近平言行。

《西日本新聞》12月14日指出:習近平是2014年以來再次出席國家公祭日,但是沒有演講,被認為是顧及到日中關係正在改善的趨勢。

該報指出:中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俞正聲雖然痛陳日本曾經在南京犯下的暴行是“反人類、令人髮指”。但是同時也強調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則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兩國要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準確把握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世代友好下去,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而日本方面,最近也非常注意在敏感問題上不過度刺激中國。管轄釣魚島的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定於12月4日向市議會提交議案,欲將釣魚島的日本行政區上的名字從“登野城”改名為“登野城尖閣”,並準備將這一方案會在1月15日的市議會上得到通過,釣魚島雖然現在在日本被稱為“尖閣諸島”,但是在行政上的地名是“石垣市字登野城”,在行政上沒有使用“尖閣”的字樣,該市認為:在中國海警船不斷進入釣魚島水域航行的背景之下,在行政地名上加上“尖閣”二字,可以明確向國內外宣示日本捍衛領土的決心。

在12月4日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提出了警告。

針對此事,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日本時間12月11日透露稱,暫不向12月市議會例行會議提交原定的在釣魚諸島地址中加入“尖閣”兩字的議案。有輿論認為這是由於中國方面表示反對。輿論認為2018年是《日中友好和平條約》締結40周年,日本政府還希望通過兩國首腦的互訪,改善兩國關係。

進入今年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在德國漢堡,11月在越南峴港兩次見面,安倍還於11月13日在馬尼拉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談,12月5、6日,日中兩國政府在上海召開的“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上,對旨在避免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等引發東海偶發性衝突的“海空聯絡機制”設置草案,基本達成了框架協議,預計該機制近期將正式啟用,日中形成了強烈的改善關係的氣氛。

目前,在風雲突變的國際形勢下,在日中、日美、中美的各種國際關係中,日中之間出現了比中美、日美關係更多的接近點,從經濟上看,日本和中國都主張堅持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方向,與美國的“美國第一”主義、反對國際貿易多角自由化的傾向相對抗,日本政府10月31日公布了作為基礎設施出口三大重要領域的電力、鐵路和信息通信的海外拓展戰略。政府希望通過提供從設備建設到運營的成套服務等,擴大在新興市場國家所佔份額,由此產生了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相輔相成,互利共贏的多種商機,而在朝鮮問題,美國是談是打難以捉摸,也使日本難以在此問題上在中美之間“一邊倒”,這些日中間的接合點,促使日中正在加快改善關係的步伐,避免在固有的敏感問題上過度刺激對方。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