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曼谷專欄

泰總理訪美 當地輿論憂喜摻半

發表時間:

泰國總理巴育率領的政府代表團今天(1日)抵達華盛頓,將在10月2-4日展開為期3天對美友好訪問,外界媒體紛紛預料朝核危機將是雙方會談的重點之一。與此同時傳來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將於11月3-14日走訪日本、南韓、中國、越南、菲律賓的消息,各方期盼特朗普上台後始終不確定的美國亞洲政策就此走向明朗化。   

泰國總理巴育今年8月份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2017.8.8
泰國總理巴育今年8月份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2017.8.8 ©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
廣告

泰國媒體1號報道,泰國總理巴育.占奧察(Prayut Chan-o-cha)率領內閣成員一行搭乘專機,於9月30日子夜啟程,並於10月1日抵達華盛頓。巴育預定於2號跟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會晤,隨即展開為期3天的訪美行程,泰國訪問團將跟當地的泰國商界代表交流會晤。據悉,泰美兩國領導人會見日期比原定計畫提前了1天,白宮方面提出變更說明,稱特朗普即將趕赴災區視察受災民眾。巴育到訪時正值美國多個地區遭受了地震與颶風肆虐。白宮發言人強調,雖然美泰兩國領導人會見日期有所變更,但不會影響雙方加強夥伴關係。白宮聲明表示,泰國是美國的重要夥伴,更是美國在亞洲的長期盟友。這跟泰國總理府之前發表的聲明立場一致,後者特彆強調加強泰美聯盟的重大意義,聲稱兩國領導人將本着平等以及持續互惠的原則,討論如何加強及擴展雙邊關係,除了朝核危機外,預估將涉及經貿、投資、外交與安全等話題。此外,東南亞地區主流媒體紛紛引述華盛頓消息報道稱,特朗普將在會見巴育時提到聯手制裁北韓的措施。泰國是北韓大使館所在地,在北韓頻頻試射飛彈導致東亞局勢緊張之際,美國試圖聯合包括東南亞在內的所有國家共同給予經濟制裁。泰國方面迄今尚未出示任何跟北韓斬斷金融往來的證據。

新加坡《聯合早報》幾天前報道,泰國總理巴育訪美之行將是“泰美雙邊關係的一大突破,因為美國前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始終與發動政變後上台的泰國軍人政府保持距離。”據稱,泰國總理巴育訪美此行,緣於今年4月跟特朗普在電話會談時受到邀請,隨後在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走訪菲泰馬三國時敲定了行程。泰國國際關係學者認為,這意味着之前受到冷落的泰美關係將再次獲得重視。泰國在過去幾十年期間頻繁發生軍事政變,現任總理巴育2014年以陸軍總司令身份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執政的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政府而上台。泰國由此也受到以美國、澳大利亞為主的西方民主國家排斥,雙邊關係在過去3年來漸行漸遠,以至於泰國學者自嘲“泰國是被美國遺忘的戰略盟友”,不過後期隨着泰國轉向跟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發展多元化外交後,澳大利亞和美國近期開始先後着手改善對泰關係。

泰國媒體對巴育總理此次訪美評論不一,褒貶摻半。政府輿論盛讚巴育政府努力重新獲得西方社會認可;前反對派抨擊巴育擬向美國購買軍機,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換取認可;民間輿論分析巴育跟特朗普會面將有利於穩固其本人未來的領導地位;由於泰國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英拉的民選政府,不允許集會示威、並扣留異己人士。美泰兩國高層往來的恢復,令國際人權組織對泰國未來的人權狀況和民主政治前景抱以擔憂態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