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昂山素季承諾迎接羅興亞人回國:有限的善意 荒誕的承諾?

發表時間:

聯大今天在紐約召開,沒有昂山素季的身影。“我們譴責所有違反人權的行為”,這位緬甸資政9月19日於首都內比都宣布,該國已經準備好迎接超過41萬名逃亡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回歸到緬甸。

昂山素季的支持者聆聽其講話
昂山素季的支持者聆聽其講話 圖:路透社 Stringer
廣告

昂山素季稱:“ 緬甸已經準備好組織確認難民身份的工作”。這是緬甸爆發羅興亞人的人道主義危機之後,這位因此備受爭議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首次堅定迎接羅興亞人回歸的公開答覆。

沒有出席聯大會議的昂山素季在本次表態中依舊沒有點名譴責緬甸政府軍針對羅興亞人的行為,但表示“安全部門已經收到指令,將採取一切措施,在進行反恐行動時,避免繼續造成損失以及平民受傷,我們對身陷衝突當中的受苦的人們表示非常抱歉”。

對此,費加羅報在9月19日的報道中分析稱,昂山素季就像“照亮黑暗的燈塔,卻面臨或許被暗夜吞噬的命運”。而“昂山素季的命運是個悲劇,就像她瘦弱的裹着披風的肩膀頂起倔犟的頭顱所昭示的那樣”。文中稱,自從1947年起父親被殺後,昂山素季迎着歷史的腥風,從英國的放逐生活,到回到故土緬甸,她彙聚了人們對於民主的希望。犧牲了家庭幸福,被軍政府關押,終於在2015年的選舉中結束了半個世紀的軍政府獨裁。

“但這只是一場對於民主的童話,現實還是轉向了悲劇”,費加羅報評論道。短短的三個星期,超過41萬羅興亞人身着破衣爛衫,淌過泥濘的樹林,湧向孟加拉國,逃避緬甸軍隊的鎮壓。祖祖輩輩在緬甸西北部生活的羅興亞穆斯林已經習慣了被歧視,被佛教徒驅趕,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群,但從未想到如今惡鄰們想要了他們的命。

紐約的聯大會議上,將首次出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與朝鮮獨裁者同時被放在受譴責之席位的荒誕局面。費加羅報稱“缺席的人總是要背負罵名的,總會是他們有罪。”更別提昂山素季在最後關頭宣布不會去往聯大,這更加深了其所背負的罵名與討伐,她守在曾經多麼以之為敵,勇敢戰鬥的內比都堡壘內。她今天的講話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逗號,都被焦慮的人們所深挖含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這是昂山素季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她不能夠迴轉局勢,那我認為悲劇就會變得絕對恐怖”。

費加羅報稱,近幾周內,全世界的善意都在儘力幫昂山素季解圍,無論是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南非開普敦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還是無國界醫生的發起人、法國政治外交醫者貝爾納-庫什納,每個人都苦澀地呼籲昂山素季回頭;政界人物也對其譴責,但從亞洲視角來看,西方社會仍舊在以高人一等的姿態隨便給別人上道義課。“西方世界在昂山素季身上投射了太多的期待,不懂緬甸的國情,現在他們正無情地鞭笞這名沒有達到期望值的意識形態偶像。”然而現實卻是,緬甸軍隊掌握太強的議會和憲法權利,昂山素季無法用法制方式去制止她最親密的敵人對羅興亞人下手。費加羅報稱,“昂山素季在走鋼絲,一邊是對她任何過錯虎視眈眈準備撲殺的敵人,一邊則是國際輿論的汪洋口水。”

世界報則認為,昂山素季9月19日的公告雖然呼籲緬甸正視對穆斯林做下的事情,但依舊是一種不願坦蕩直面真相的態度,而是小心謹慎地繞彎。世界報稱,事實已經很清楚,這是一場針對少數族裔的大規模國民身份不承認以及驅逐事件,並認為“昂山素季呼籲人們思考為什麼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然而每個人都早就知道是為什麼了。”“她倔犟的沉默在國際社會巨大壓力下不得不讓步於一場牽強的宣告。”

“對於迴流至緬甸的羅興亞人,昂山素季只是謹小慎微地展現出歡迎,更多的則是強調將會進行身份核查。”世界報反問道“但緬甸將會如何核查這些羅興亞人的身份呢?要知道,這些羅興亞人當中的大部分從1982年開始就因為一項法律而失去了公民身份了”。排查工作將會成為一場荒誕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