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美關係與朝鮮導彈危機

發表時間:

法國政府總理在議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的政策總綱講話、法國女政治家西蒙娜•韋依的葬禮、朝鮮試射洲際導彈及其國際地緣政治效應是5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共同關注的三大重點話題。

廣告

《費加羅報》駐上海記者以“金正恩在美國國慶日挑釁美國”為題指出,這一天朝鮮官方電視台中斷原定節目播放,特別報道這次被稱作“重大”的事件,宣稱朝鮮從今起成為名副其實的核大國,抵制住了美國的要挾。報道寫道,這等於是向特朗普的花園裡扔出了一塊石頭,此前,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發言,稱決不允許朝鮮擁有洲際導彈。文章指出,這並不是朝鮮首次宣稱有能力打擊到美國領土,但這次試射的日期選擇則很像是對特朗普本人的一次挑戰,讓特朗普退無可退。特朗普此前曾將朝鮮發射洲際導彈設定為紅線,如今只好淡化這次發射的影響。但試射導彈的實際射程顯示出朝鮮在技術的重大突破。金正恩上台六年來試射導彈的次數超過了他的父親金正日,而且正在接近達到他的最高目標,也就是以洲際導彈威脅白宮。金正恩有可能在特朗普卸任前就達到這個目標。儘管導彈射程並不能決定打擊力量的有效性,但金正恩政權的導彈開發計畫快速發展已經打亂了東北亞脆弱的地緣戰略格局,也衝擊華盛頓戰略謀畫團隊的思路。《費加羅報》文章指出,這次試射使得華盛頓那些主張先發制人打擊朝鮮的鷹派人物更加得勢。

《費加羅報》同時介紹了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阿里森(Graham Allison)對中美關係的分析。這位教授剛剛出版新書《修昔底德陷阱》,他認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有可能取代一個佔主導地位的政權時,就應該敲響警鐘。他指出,中美兩國正走在一條通往戰爭的道路上,除非兩國採取痛苦的措施去避免戰爭。而中美兩國有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戰爭並非不可避免,但倘若觀察者不願承認形勢之危險,戰爭就變得更加可能。他尤其指出,要避免朝鮮變成導火索。阿里森過去曾對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做出精闢的分析,他認為如今圍繞朝鮮的危機就是一場導彈危機的緩慢翻版。他提醒說問題在於連鎖反應,倘若美國打擊朝鮮,朝鮮就可能襲擊韓國,那就會發生第二次朝鮮戰爭,有人認為美國會贏,並從而實現朝鮮半島南北統一,但這忽略了中國的態度。50年代,中國出兵朝鮮正是為了避免美國實現半島南北統一的前景。這篇文章介紹說,阿里森近日曾去中國推銷他的書著,他說,中國領導人清楚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險,特朗普團隊也一樣。阿里森堅信未來幾個月會出現一場嚴重的危機。

《回聲報》一方面凸出這次導彈試射顯示朝鮮已經有能力打擊美國領土上的目標,另一方面發表長篇文章,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平壤此舉提出的問題,並一一作答:是否可能攔截來襲的洲際導彈?朝鮮目前究竟擁有怎樣的彈藥庫?這些導彈是否可以裝備核彈頭?是否能制止朝鮮的彈道導彈和核開發努力?。

《解放報》駐東京記者的文章指出,自今年2月以來,平壤已經17次試射導彈,而國際社會始終沒有找到可以制止形勢升級的辦法。特朗普曾在推特上發誓,不會讓朝鮮擁有洲際導彈,但此後,特朗普繼續發推,繼續挺胸昂頭,朝鮮也不顧各種譴責和制裁,繼續試射導彈。

《十字架報》邀請兩位專家,解釋為什麼朝鮮導彈試射活動“制而不止”。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朝鮮問題專家Antoine Bondaz特彆強調國際社會缺少共同戰略去面對朝鮮問題,華盛頓希望讓中國去解決問題,而中國則指出,朝鮮害怕的是美國,不是中國;專門研究朝鮮半島問題的歷史學者Juliette Morillot 則重點強調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太缺乏了解,發展核武器對於朝鮮來說既是自我防衛的手段,也是關係存亡的必然。

在朝鮮問題之外,《解放報》駐京記者今天也發表長篇文章,介紹中國自主研發高速火車的努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