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美貿易戰

中美天空烏雲密布 華為前方或有曙光

有備無患,狡兔三窟,古人傳遺下的戰略在華為集團身上得到體現。特朗普大劍揮舞,封殺華為,其旗下海思周五聲明,華為仍有轉圜餘地,因其未雨綢繆,已有備胎。此消息一出,許多朋友圈登時刷屏。

5月16日,天津世界智能大會上的華為展館。
5月16日,天津世界智能大會上的華為展館。 路透社
廣告

華為歷來在研發上不惜重金,也在開發芯片上狠下功夫,才有今日備胎之說。紐約時報引述分析人士指出,海思已成為華為一項不可估量的資產,其芯片技術堪比高通這樣的市場領導者,即便這樣,華為不少關鍵元器件仍然依賴美國供應商。“當生產像路由器或手機這樣的複雜產品時,哪怕一個零部件無法獲得,你都無法交付”。海思總裁轟動網絡的聲明裡說,備胎芯片全部轉正,“這確保了公司大部分產品的戰略安全,大部分產品的連續供應”。也只用了“大部分”而不是“全部”來表述。他的信件最後表示的是“鑄造諾亞方舟”的希望。

還有專家指出,海思所說的備胎如果指的是模擬芯片,那就極其關鍵,但是跟芯片相關的設計工具也非常關鍵,而這個領域只有美國公司獨家,估計海思很難找到備胎。另外,還有一部分隱形的供應商沒有出現在特朗普的禁令名單,比如提供安卓操作系統的谷歌以及已被微軟收購的存儲人工智能等開源軟件的代碼倉庫GitHub,美國一旦要求谷歌停止支持華為使用安卓系統,那麼華為手機在全球的市場會驟然消失。即使華為聲稱有自己開發的備胎操作系統或者有可能使用微信作為生態平台,但要讓全球消費者接受尚需時日。一旦美國禁止華為使用GitHub,將會陷於困境。

現在的問題是,華為的遭遇仍和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難捨難分。即便如海思總裁所言,華為備足了可供一年使用的零部件,如果一年以後,中美貿易戰繼續延伸,或局部停止,但對華為禁令仍然有效,華為備胎已盡,或者自己尚不能開發出全部關鍵零部件,又怎麼辦?

從中美貿易戰全景去看,華為的遭遇其實僅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因其是向未來衝刺的5G先鋒,故招世人耳目。但是中美這場貿易惡戰,現在越來越殺入核心部分,在籠罩多年居高不下的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下面,更深層的原因,用美方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話說是結構性問題,用中共黨內人士的話來說,是道路問題。比如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幾月前就發出預警,指中美關係發生了實質性改變,他指出美國對中國產生不安的原因並不主要是發展速度,而是中國的這種黨和政府起主導作用的發展模式。因此,美國認為中國的發展是利用了西方主導的國際市場和國際分工體系,但是中國並沒有按照美國所主張的市場規則行事,因此就要迫使中國去改變。中國如果想繼續享受美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分工的好處,那就要按照美國的規矩來辦事,否則這個市場將對中國關閉。因此,美國就是要遏制中國沿着現在這條“國家資本主義”道路發展,逼迫採納西方認可的市場經濟制度。李若谷的結論是:“這就是制度之爭,道路之爭,不會輕易結束”。

其實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十月的對華講話就把中美為什麼會發生貿易戰的深層邏輯解釋得很清楚,美歐之所以最初為中國加入世貿開路,使得中國成為今日的第二大經濟體,是對中國繼續沿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抱有很大希望,在西方看來,沿着這條路走下去,這樣一個巨人之國就會漸漸靠近普世價值,同世界主流接軌,這樣的一個中國,即使再強大,也不會對世界構成威脅。但是美國最後覺醒了,發現習近平的中國遠離鄧小平的開放路線,打着全球化的旗號,拿着從全球化得來的利益,否定民主憲政開放透明等現代價值。今日中國擁有幾億網民,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的網絡國家,卻把谷歌、推特、臉書等全人類使用的社交網絡排除在外,使用過濾長城,向青年一年灌輸封閉的仇視西方文明的思想,利用西方的先進科技監視人民,這樣一個強大且頗具擴張性的國家,如果手中拿着超現代科技,能讓西方不害怕嗎。彭斯講話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李若谷的分析。西方對中國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回到鄧小平的開放路線上來。但現在看來,這一切,對一個習近平這樣封閉的、充滿毛意識的領導人來說似乎很難。

這次的中美貿易戰,本來可以避免的,就是習近平一人否定了幾個月達成的談判方案,紐約時報認為這是習近平發生了誤判,其實去年秋季,中共黨內就有指責習近平誤判中美形勢,導致貿易糾紛愈來愈嚴重的聲音。

有分析指出,習近平的誤判太不是時候,彭博引用經濟學家警告,如果貿易戰深化,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顯著放緩、債務飆升,外國企業紛紛撤離,就業形勢將十分嚴峻。中共當局只有先回到改革開放的軌道,向世界規則靠攏,中國才會有無限的未來,華為自然也不例外。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