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電動車刺激帶動全球市場 擬木馬屠城進攻歐洲

發表時間: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篇法國“觀點”雜誌有關中國電動車獨領風騷全球,扮演着引領、刺激並帶動全球電動車市場角色的報導。報導也指出,野心勃勃的中國,對歐洲也策畫著電動車市場的木馬木馬屠城計畫。

上海車展,大眾集團力推多用途型休旅車和電動車   2019年4月17日
上海車展,大眾集團力推多用途型休旅車和電動車 2019年4月17日 路透社
廣告

在中國政府電動車補助津貼及配額政策下,中國主導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起飛,這也迫使知名國際汽車大廠們加速他們的汽車電動化的提升檔級。與此同時,野心勃勃的中國新興汽車製造商已經準備打造歐洲電動車模式,俾能進攻市場。這是觀點雜誌指出的。

在本次上海汽車沙龍展,從高檔的四門轎車到新型的電動汽車,中國都獨領風騷: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如美國通用、日產汽車、福特汽車或雷諾K-ZE 城市汽車,都無法避免地被逼到競爭刀口上。

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里,電動車及油電混合汽車只佔了市場的4 %。但2018年的銷售量飛增了62 %,電動車銷售量為130萬輛;這與其他種類的汽車銷售量下降情況截然不同。

對於外國汽車製造商來說,這是不可能打破的僵局。新近加入電動車行列的雷諾如今完全專註在電動車的生產,該集團老闆博羅雷說:“因為這一部分正在上升。”

德國大眾汽車的老闆沃倫斯坦執着地說:“在電動車領域,首先應該在中國發展成功,這個國家在環境規則上主導電動車的發展。”

但挑戰比比皆是。這個亞洲巨人的電動車銷售量佔據了全球的56 %。在中國,超過90 %的電動車市場被當地的廠牌佔據,例如電動車的領頭羊 --- 比亞迪集團,或是北汽集團及廣汽集團。

比亞迪集團的副總經理李雲飛向法新社指出,外國電動車廠商經營不太成功,也許因為我們比他們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及期待。在技術上,我們有所準備發動起飛,例如:我們僱傭著名的外觀工程師等的措施。

電動車全球第一名的比亞迪集團去年消失了22.7萬輛電動車。

根據美國著名的諮詢公司AlixPartners 的專家Petizon解釋箇中奧妙地說:“中國起步比較快,但若無國家政府大力支持推動,這種起飛時不可能的。中國政府推出獎勵措施,以及電動車充電的基礎設施,他們有電池工廠,實施單一標準的充電規格。只有這個政府的手指主導一切,這在別的國家是看不到的現象。”

如今出現跛腳鴨現象:

中國政府幾年來慷慨同意給予購買乾淨能源汽車者豐厚減稅措施。這也就能刺激買氣,而且讓生產爆表。中國目前已有數十家電動車製造商。

由於情況大肆泛濫,以至於中國政府今年3月底宣布取消補助,以更多鼓勵競爭及刺激創新。

即使沒有減稅上的優惠,這些外國汽車廠商對準電動車的也將是負擔沉重。戴姆勒中國公司的老闆Troska指出:“目前只剩下強力的非稅務性的優惠措施,例如在大城市裡答應購車者更容易獲得車牌號碼。”

特別是,現今工業主們幾乎無選擇餘地,因中國政府規定從今年起針對所有生產商一律實施嚴格電動汽車生產量配額措施。

美國特斯拉集團在上海附近建造一個電動車工廠,但如今它已受到當地如蔚來電動汽車集團NIO等的高端電動車的競爭對手。

美國知名的諮詢顧問公司d'AlixPartners的專家Petizon還說 “某些人也在其中看到有中國木馬屠城”的計畫,目的是滲透進入西方市場。由於科技先進,他們已經能掌控 電池生產的能力及必備的原材料。

中國國企的北京汽車集團BAIC及廣州汽車集團 GAC,他們前幾次參展出席了巴黎及底特律的汽車沙龍,都展現野心。比亞迪集團已經製造及銷售到美國及到歐洲的電動巴士,但還沒有越過到小汽車領域。

結果是,這些中國的新興企業將可能趕在這些大廠家之前,如2017年成立的愛馳只能電動車公司Aiways,預計2020年起銷售到歐洲一款電動休旅車,以及與德國合作後,在中國銷售超級連接的產品。

由中國吉利汽車集團推出的新創子公司吉利―領克 Lynk&Co,其總經理Visser肯定地說,自2017年起建議在中國推出時尚尖端的高檔車款,並將於明年在荷蘭銷售。

但就該公司的一種特殊商業戰略,Visser解釋說:“我們將不賣車,顧客將可採取每月租車方式,如同網路影片出租公司Netflix的做法。” 這就是中國吉利的子公司採取漸進方式打入非常封閉的歐洲市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