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廖天琪:北京在西藏採取政治同化、經濟掠奪的野蠻政策

發表時間:

今天是3月10日,西藏抗暴起義迎來60周年。60年來,西藏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藏人的處境卻始終受到多方質疑。德國西藏動議組織負責人藏人格拉夫曼斯(Axel Grafmanns)表示:藏人受到很大的孤立,需要得到聲援。今天,全球多個支持西藏權益的組織紛紛在多個大城市舉行聲援西藏活動。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女士接受了本台的採訪。

圖為西藏流亡宗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2009年9月1日對高雄信眾發表講話
圖為西藏流亡宗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2009年9月1日對高雄信眾發表講話 路透社照片
廣告

法廣:路透社報道,北京政府今天加強了對西藏地區的監管,在西藏暴動60周年之際,嚴格禁止外國記者和外交官進入西藏。北京為什麼會採取這樣的措施?

廖天琪:三月份正是兩會期間,我們都聽到關於中國內部有不少問題(的消息),比如經濟發展觸焦,李克強已經把經濟增長下調至6%。而且國內的民心也在變,大家慢慢地已經感覺到這個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使國家陷入一種險境。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對民族問題也逐漸增加了一些敏感性。

為什麼北京不讓西方的記者和外交官去(西藏)呢?大家都知道,(目前)在國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西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特別是西方(當然也有東南亞的國家、日本等等)是非常同情西藏的。比如說,今天是西藏抗暴60周年的日子,全世界有幾百個城市都掛上西藏人的旗,同時進行一些紀念活動。而且我們也知道,在全世界有成百上千的支持西藏的組織。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形:北京不讓西方人、外交官、記者到西藏去,當然是非常清楚:他們不願意外國人到了那邊去、看到真相,害怕他們會把這些真相透露給外面,就會更加增加世界各地的人對西藏的同情。正因如此,北京採取了這樣的措施。

法廣:達賴喇嘛在流亡生涯中提出“中間道路”解決西藏問題的主張,希望西藏能夠實現自治,卻未獲北京政府認同。60年來,北京在西藏推行了怎樣的政策?

廖天琪:這個問題可以從幾方面來說。一方面,當然可以從政治、文化、民族問題上來說。北京採取的是一種同化政策。就是要把西藏的語言、文化、甚至宗教,納入到漢人的文化領域裡面,把藏人變成漢人。我先把這一點放置在一邊,主要我想從經濟的角度來談談。

北京政府真的把西藏看作一塊風水寶地。舉一個例子:有一些食品公司發現西藏的環境非常地好。那裡的水如同神仙水,比如:娃哈哈食品公司到那邊去調查,打算在那邊採取西藏的水,他們辦了一個“西藏好水,世界共用”的宣傳活動。他們表示:中國有好水,好水在西藏。因為冰川是幾十萬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凍結在那裡,它的水非常非常地純凈。這種純凈的水孕育了生命。西藏高原的水質非常地豐富,而且質量非常非常地高。他們就想在那個地方開採這個水源。同時製作飲用水。這是2014年的事情。但是一、兩年後,他們再進行調查時,發覺西藏的水已經污染到非常嚴重的地步,裡面有重金屬。這是因為很多很多的(企業)、完全不顧環保的規定、在那邊胡亂地開採各種各樣的礦,而且在開採的時候、在排水的時候,沒有進行處理,使得當地整個的地下水受到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德國有一位環境問題專家、水力學專家王維洛先生寫了一本書,叫做“亞洲的水塔、西藏高原的生態危機”。他在這本書中就提到(相關問題)。

這雖然好像是一個環境問題,但實際上也是一個政策的問題。北京政府從來沒有把西藏真正看成自己真正完整的、一個好的國家的領域。就是利用它、掠奪它、破壞它,毫不留情。這麼一塊風水寶地今天被他們搞成這個樣子,令人十分痛心。北京在西藏推行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政策?就是在政治上同化,經濟上掠奪,而且是用一種野蠻的方式。

法廣:2009年2月以來, 150多名藏人選擇自焚,您如何看待這種抗爭形式?

廖天琪:我感到非常非常地痛心。其實我是非常反對這樣一種抗爭形式的。我們這個世界太過於冷漠。(極端)伊斯蘭組織使用暴力手段來推行他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訴求,用暴力、血腥手段殺人、殺無辜的人,雖然大家都痛恨他們,但他們卻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

藏人呢?藏人不去危害生命,不去危害別人,他們只用自焚的方式來警惕我們,替我們這個世界來敲響警鐘。但是令人痛心的是,這麼多的人白白死亡,雖然有一些報道,但真正關心此事的人又有多少呢?實在非常非常的少。因此我是非常不贊成這種方式的。達賴喇嘛尊者也說過他不贊成這種方法。

我想,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只從一種道德的訴求和一種理念的追求出發,也要考慮是否能夠收到效果。藏人的這種自焚方式,事實上是一種慘痛的付出,但是受到的反饋和效應非常非常地低。我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我覺得也是帶有罪孽的一個漢人(因為中國共產黨在那裡做了那麼多的壞事),我們都感到恥辱。我有一種強烈的希望,希望藏人不要採取這樣的方式,用其他和平的方式、理性的方式來爭取他們的自由和權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