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與世界

【視頻採訪】與北京霧霾共存的七種人生

“霧霾式活法”是怎麼一種活法呢?霧霾入侵的不僅是肺,還有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阻止你無條件快樂,它讓你的微笑躲在口罩背後。中國政府大力治霾,普通人在等待的同時,繼續與細小的顆粒物共舞。北京作為中國空氣質量的窗口形象城市,吸引着眾多外國媒體的關注。本視頻是Pierre-Philippe Berson主創的紀錄片“Le Masque Et La Brume”(口罩與霧霾)的訪談,聚焦7個人在北京霧霾之下的創意,與態度。

"口罩與霧霾"紀錄片一個片段截圖
"口罩與霧霾"紀錄片一個片段截圖 Le Masque et la Brume紀錄片團隊攝於北京
廣告

從2013年出台的“大氣十條”到瞄準2018到2020年空氣質量的“藍天保衛戰”,中國政府治理空氣污染的決心正在清晰地展現:北京在嚴苛的政策下完成了最後一座燃煤電廠的關閉工作,“2+26”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走廊上的京津,廊坊,保定以區縣為單位,參與每月的排名和每季的考核,各地開始把淘汰燒煤取暖,鋼鐵產能限產等加緊提上日程,並將大氣治污指標與領導升遷掛鉤。數據見證了結果: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2018出台的報告,2017年,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 2013 年下降 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3 年分別下降 39.6%,34.3%,27.7%;北京市 PM2.5 平均濃度從 2013 年的每立方米89.5 微克降至58 微克。把這些數字翻譯成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可以理解為:如果空氣污染繼續下降,中國人均壽命將提高2.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報告)。但就現狀而言,全國超過70%的城市空氣質量超標(中國標準)。這意味着,污染大戶地區,普通人的生活里,霧霾依舊是常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