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大公評級因“收錢評級”被中證監勒令停業

號稱打破西方壟斷的中國大公評級,由於被中國當局發現向債券發行商收錢以換取好的信貸評級而被罰停業一年。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左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右二)與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7月3日在“債券通”香港啟動儀式上。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左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右二)與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2017年7月3日在“債券通”香港啟動儀式上。 路透社/Bobby Yip
廣告

中證監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日前表示,當局對大公評級展開調查發現,這家號稱打破西方3大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壟斷局面的中國“土產”評級機構,觸犯了4宗罪:一是大公國際與關聯公司公章公用,內部管理混亂;二是為多家發行人發行服務的同時,開展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三是委員資格不符合要求;四是部分評級項目底稿缺失。

北京證監局決定讓大公國際限期整改,期限一年,不得從事證券評級業務,更換不符合條件的高級管理人員。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調查後發現,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大公評級在為相關發行人提供信用評級服務的同時,直接向受評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大公評級向協會提供的相關材料存在虛假表述和不實資訊。

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數據,直至今年6月底,中國債券發行商所發行為數1744種債券,其中97%獲得AA或以上的評級。而當中464種債券,更獲得最高的評級。

據估計,大公評級佔了中國大陸20%的市場,至於上述3家國際評級機構,只能以合資形式在中國大陸營運。

大公對美國主權信貸的評級相當苛刻,只是BBB+評級,聲稱它懷疑美國政府對債務負擔的決心,但大公卻對中國大陸內部發行的債券,評級卻是非常慷慨,大公的客戶當中五分之一,從2017年年初開始,信貸評級獲得大幅提升。當時正值經濟開始下滑,國家又收緊銀根之際,導致債券權違約風險大增。

以中國的私人企業“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為例,大公在2018年年初給予該公司AA評級,儘管當時已有傳聞公司出現財困。果然到了今年6月,該公司對為數18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宣布違約。

自此之後,大公將陽光凱迪一連4次降低評級指目前的C級。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