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P2P加速爆雷的宏觀背景是經濟增長乏力

發表時間:

2018年6月以來,中國網絡個人借貸平台P2P接連爆雷,致使成千上萬的中國小投資人多年積蓄瞬間蒸發。8月初,數千甚至上萬中國民眾從各地湧向北京試圖向金融監管當局求助,當局嚴陣以待的警力部署足以顯示這些個人借貸平台坍塌引發的危機的規模。事實上,P2P個人借貸平台作為網絡金融的新生事物雖然並非中國獨有,但短短幾年內,中國的P2P平台的發展規模,從用戶,到交易額,就已經為世界第一。P2P為何在中國可以如此規模的快速發展?危機的發生是否可以簡單歸咎於小投資人對高利率的追求?P2P平台如此密集爆雷反映出什麼問題?我們電話採訪了旅美獨立學者、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先生。

圖為網絡揭露P2P騙局漫畫圖
圖為網絡揭露P2P騙局漫畫圖 網絡照片
廣告

夏業良:“首先,P2P平台的含義是個人對個人的金融借貸,但它的一個基本定義是它的借貸利率不能高於銀行的四倍。比如銀行利率是5%,那它最多是20%。”

“為什麼這種平台發達?有些人手中有閑錢,不知道該怎麼投資;有的人急需用錢,銀行又不給他貸款,他當然非常需要。這就非常類似民間的高利貸:利率可以比銀行高四倍,那當然是有利可圖。但是,由於規模比較大,有的時候,一天之內,平台上所付款項可能就會達到幾百萬。假如有人有想法,就可以臨時拆借,短期拆借;有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攜款逃跑,謊說破產了……所以,金融監管應該是由政府來承擔這個角色。”

根據麥肯錫公司2016年關於中國銀行業的一份報告,截至2015年底,中國網絡金融市場的規模就已經接近國民生產總值的20%,網絡金融用戶已超過5億,為世界第一。根據彭博通訊社不久前的報道,中國P2P平台上資金流動接近1950億美元。P2P平台作為新生事物為什麼會在中國有如此規模的發展呢?

夏業良:“第一是尋求量大。中國本身就是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而剛才我們也解釋過,傳統渠道不容易融資,利用這種平台卻可以方便融資。第二點是,在一段時間,政府也是鼓勵和讚賞這種形式的。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原央行行長周小川都肯定和鼓勵過這樣的形式,甚至還有人把它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在孟加拉做的實驗聯繫在一起,所以,(P2P平台)當時的形象至少是比較正面的,沒有人會想到有這麼大的風險、這麼多的問題。”

法廣:是不是也正是因為有政府的這種寬容和某種形式上的支持使得普通民眾、一些小投資人增加了對P2P平台的信任呢?

夏業良:“是的。就是因為很多老百姓沒有這樣的專業知識和判斷能力,只覺得中央大領導都這樣說了,而且那麼多人在做,就認為風險不會是個人來承擔,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惡果。”

成千上萬的小投資人血本無歸凸現金融監管的缺失,但夏業良教授認為,中國始終沒有名副其實的市場經濟才是最根本原因

夏業良:“網絡金融監管還是屬於金融監管機構,比如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等。這些機構如果執行不力,很多漏洞,甚至覺得不該由它管,相互之間推諉責任,那就可能出現一些灰色地帶,這就很容易產生一些這樣的問題。沒問題的時候,大家都皆大歡喜,有問題的時候,人人推卸責任……總的來講,中國是一個缺乏個人和企業信用體系的、或者有這樣的體系但資質非常差的國家,連市場化都無法保證。中國就從沒有過真正的市場化 我指的是中共執政以後,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實現市場化,只是准市場化。沒有一個市場化的環境,沒有一個獨立的司法體系,當然出了問題,政府是不會真正替你負責任的。政府說是為人們服務,但實際上是為少數利益集團服務。”

自今年6月中旬起,P2P平台加速倒閉。法新社引述網貸之家的數據指出,僅是今年7月,就有164家問題平台。夏業良教授認為,P2P平台加速倒閉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整體形勢:

夏業良:“這裡大的宏觀背景是中國經濟目前增長乏力,金融形勢不樂觀,無論是股市,還是外彙儲備都在減少。加上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這就會造成外彙方面的收入減少,外彙儲備也會減少,為了保護人民幣幣值,有的時候也不得不用外彙儲備干預;然後,很多投資者、一般的生意人對中國的未來不抱信心,所以資本外逃現象嚴重。資本外逃,政府又圍追堵截,這就造成金融領域缺乏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平台一開始非常興旺,但後來人人都覺得缺錢,“現金為王”,有的人拿了錢就不想再還了,就想卷了錢跑,造成一些惡性事件發生。而且這有連鎖反應。一家兩家,問題不大,有這麼多家連鎖反應……可以說P2P平台現在已經崩盤了,股市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崩盤了,在2800點以下,就已經是崩盤了。因為不能說讓上證指數降到零。所以,已經是一蹶不振,沒辦法進行正常的交易 我說的正常交易指的是交易量達到一定規模。有人說中國經濟面臨崩潰。但怎樣才算崩潰,指標很難確定,沒有人可以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如果人人都對未來不抱信心,大家不願意進行市場交易活動,有了現金就想捲走,這種心態就是崩潰的一種預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