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新加坡中國

紐約時報:新加坡警惕中國向華人施加影響力

紐約時報題為“祖國的召喚,新加坡警惕中國向華人施加影響力”的長篇文章說:新加坡越來越擔心,一個崛起的中國,可能會把新加坡華人在文化上對中國的現有親近感轉化成對“祖國”的忠誠。 

耗資1.1億美元、高11層的新加坡華人文化中心去年在該市金融區開放。 Ore Huiyi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耗資1.1億美元、高11層的新加坡華人文化中心去年在該市金融區開放。 Ore Huiying fo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廣告

紐約時報文章指出:中國對自身迅速增長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充滿信心,在呼籲廣大海外華人為它的國家利益服務,並且在海外獲得影響力的努力中,變得越來越自信。有證據表明,中共試圖在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華人當中對政治活動進行操縱。由於華人佔新加坡560萬人口的近75%,一些學者和前外交官擔心,這個島國可能成為中國政府施加影響力的一個特別誘人的目標。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書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就最直言不諱地表達了這種觀點。他認為這種風險非常大:他說:“中國的崛起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地緣政治事實,但在我看來,從對中國文化的好感到建立中國優越感,只是很小的一步。我們國家的歷史只有53年。並不能保證每個新加坡華人不會有意或者無意地走出這一步。”

考斯甘就所謂中國隱蔽的“影響行動”的警告,引發中國駐新加坡大使的罕見行動,他公開反駁了考斯甘最近的言論說;“中國沒有影響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的意圖,也決不會這樣去做。”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的官方解釋仍然不能阻止考斯甘等人繼續關注中國在新加坡的微妙影響力,包括中國在打兩國“血肉相連”的情義牌。因為近年來,中國加強了兩國之間的人際交流,幫助組織海外華僑聚會,安排新加坡華人訪問祖籍村莊,協調留學項目,為年輕的新加坡人組織“尋根營”。雖然這類活動並非中國獨有,但這些活動通常由僑務辦公室等中國政府機構安排和出資,中國共產黨的統戰部是一個負責贏得海外人士頭腦與心靈的強大組織,

在2014年的一個營地中,活動安排包括學習太極拳,以及學唱共產黨的“紅歌”。

一些學者認為值得擔憂的趨勢是:中國越來越模糊華僑(生活在海外的中國公民)和華人(各個國家的華裔)之間的區別。習近平曾經在海外強調,要將世界各地的華裔  生活在180多個國家的6000多萬名華人  聚集在一起,共享“中國夢”。他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努力。”

紐約時報指出:作為除中國、香港和台灣以外唯一華人佔主體的國家,新加坡處於獨特的地位。由於擔心被視為中國的第五縱隊,李光耀總理領導的新加坡成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英語是該國的官方工作語言。新加坡巨資開設新加坡華人文化中心,顯示與中國文化的不同。但新加坡也認識到中國對外開放後的經濟潛力,也在不遺餘力地利用它所分享的中國傳統,充當中國和西方之間的門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