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明鏡書刊

中美貿易戰,中國為何選擇對抗

發表時間:

美中貿易戰,從劉鶴先生到美國訪問,然後中國和美國在2018年5月19號發表中美經貿磋商的聯合聲明,一個階段之後有些人就覺得貿易戰已經差不多了,打不起來了。沒想到,2018年6月15號白宮發出聲明,對中國1102種產品、總額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然後中國開始回擊,然後美國又把碼加到了2000億,不斷地在加。好像兩國在激烈地碰撞,這是怎麼回事?

陳小平和程曉農
陳小平和程曉農 明鏡
廣告

在2018年6月22日的《明鏡編輯部》第263期里,明鏡集團執行總編陳小平和程曉農博士討論美中貿易戰難題。今天《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來明鏡電視編輯賀蘭若女士,給大家詳細介紹這場討論。

索菲:嘉賓對中美貿易戰突然激烈起來,尤其是中國選擇以硬碰硬是怎麼看的?
賀蘭若:程曉農博士指出,中國是經過了精密的算計之後,發現它不管是合作、協商,還是對抗,結果都一樣,所以乾脆它硬扛了。

索菲:中國為什麼一定會輸呢?

賀蘭若:中國官方的定調就是,中美兩國貿易爭端如果要對抗,就是雙輸。程曉農認為,現在的形勢就是,如果中國選擇妥協,讓美國實現了自己的戰略企圖,讓美國贏了,中國只有認輸。而選擇對抗,也是雙輸。既然怎麼都是輸,中國還是選擇對抗,孤注一擲,準備輸到底,說不定還能迫使美國讓步。簡單說就是,中美兩國是在試膽兒,看誰膽大。

索菲:真硬碰硬的話,會不會重創在華的美資企業?

賀蘭若:程曉農博士認為,首先,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企業總比例很低很低,佔1.2%,而且很大一部分不是製造企業、不是工業企業,是服務業。比方像麥當勞,人家造的就是那漢堡包,你說那有多少技術含量?就那一配方而已。所以中國要對外資企業下命令,涉及不到這些企業。另外,中國如果要達到美國政府講的縮小貿易逆差,那是必須逼外資企業走。外資企業不走,中美貿易逆差就消失不了,因為中美貿易逆差基本上就是中國的外資企業造成的。

但中國吸引外資的時候,是享受到了大量好處的。別人給你送來了技術、送來了設計、給你牽上了市場的線、還幫你往國外銷售,賺取了外彙,給中國創造了就業機會,無數的好處。這裡的矛盾就出來了。如果中國不讓外資企業走,中美貿易逆差就消失不了,美國這邊就不甘休。但中國又不能用陰招逼着外資企業走,比方說,每天給外資企業加稅,加得人家逃走,這做法也太損了,同時呢,也傷自個兒。

索菲:嘉賓有沒有給出自傷的例子?

賀蘭若:以大豆為例,如果中國加了關稅,加多少,中國人的油價、肉價就漲多少,所以肉價漲個20%、30%,那是沒疑問的。

索菲:那又能傷到美國什麼呢?

賀蘭若:還是以大豆為例,大豆產地是美國中西部幾個重要的特朗普票倉州,特朗普輸不起。還有汽車,那是美國底特律呀,還有俄亥俄幾個州,也是特朗普的選票所在地。特朗普不得不有所考慮。當然,程曉農博士指出,美國所有種大豆農民,加在一塊兒,才佔美國人口的1%。大豆的農民呢,也就佔美國人口的0.5%。而且很多都是有其他工作的兼職,所以中國能不能在政治上賭贏這一把,也很難說。

索菲:這一次中美貿易戰,雙方的知識精英界大都選擇了默不作聲,有什麼原因嗎?

賀蘭若:程曉農博士認為,中國接觸熟悉的美國學者、精英大都是左派、大都是反特朗普的、認為特朗普不行的,所以傳達出的信息讓中方有誤判。但這個群體,不能左右美國的政治,而且在特朗普節節升高的民調面前,他們自個兒現在在慢慢地轉向。簡單說,如果批評特朗普,他在美國會失去聲望,甚至會招到學生啊什麼的批評;那麼批評中國政府,又得罪中國,所以乾脆他就閉嘴了。

索菲:那這場貿易戰會導致什麼後果?嘉賓有什麼看法?

賀蘭若:程博士認為,如果這場貿易戰打下去的話,全世界經濟會被牽連進來有所震蕩,中國經濟則將要陷入停滯。美國經濟呢,影響不大,但真正對中國影響,是中國的經濟,就是中國老百姓要準備過幾年苦日子,要勒緊褲帶。正好中國政府也已經說了,要準備餓幾年肚子。不過這種經濟停滯,並不會帶來中國的政權的崩潰,因為這種政權的耐力,是比較強大的。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