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國際貨幣基金為全球巨大債務規模拉響警鐘

發表時間:

全球債務規模急劇膨脹,已達到創紀錄的16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225%。為此,國際貨幣基金拉響了警鐘。周三,該組織(4月18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公共和私人債務總額創歷史新高。2016年是國際貨幣基金提供的最近一個年份的數據,前期高點出現在2009年。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在柏林 2018年3月26日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在柏林 2018年3月26日 路透社
廣告

根據這份報告,2007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債務負擔增加了40%。美國、中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的債務總和超過了164萬億美元債務中的一半。中國的舉債規模則從2001年的1.7萬億美元飆升至2016年的25.5萬億美元,民間部門債務的飆升推動了債務積聚。國際貨幣基金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過後民間債務的增長當中,中國佔到了近四分之三。舉債現象波及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得以倖免。債務問題不再局限於發達經濟體:中等收入國家的舉債水平也在不斷攀升,目前已超過了上個世紀80年代債務危機期間的水平。

報告指出,各國公共債務上升是全球債務增長的重要原因。目前發達經濟體公共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比重為105%,為二戰以來最高水平,這與2008-2009年,各國面對經濟衰退推出的重振方案不無關聯。新興經濟體公共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比重接近50%;最近30年來,新興經濟體利用超高速增長的經濟,長期以來得以控制各自的公共財政。然而時過境遷,如今這些國家成為最近10年間全球債務飆升的主要原因。發展中國家集團也未能躲過公共債務的厄運。低收入發展中經濟體公共債務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比重已超過40%, 2012年以來增長了10個百分點。儘管此一數字低於最近記錄的歷史高峰,但對於低稅收的國家而言,下滑的風險卻極大。非洲曾經歷過大規模地取消債務和債務重組。

全球債務飆升的原因各有不同。除了經濟危機及影響之外,各國央行推出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發揮了作用。各國及企業利用流入市場的流動資金,實現低利率借貸,為促進增長提供資金。2014至2016年,原材料價格危機嚴重打擊了非洲、中東和拉美國家的出口業務。

全球的負債壓力令國際貨幣基金原本對全球經濟的樂觀情緒展望蒙上陰影。就目前而言,全球經濟出現了2011年以來最強上行態勢。國際貨幣基金錶示: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數字為3,9%,,同時預計隨後幾年全球經濟可能受到貨幣政策收緊和美國財政刺激的利好效應消退的影響。風險依舊存在,特別是在美國通貨膨脹突然加速的情況下,可能引發利率大幅上漲。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受影響最大的將是那些以美元計債的新興經濟體。另外,國際貨幣基金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另外一份報告中(《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近月來,由於股市波動加劇,短期金融穩定風險”有所增加”。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也被視為是增加短期風險的因素。

隨着多數國家經濟增長勢頭加強,國際貨幣基金敦促各國決策者利用經濟回升的機遇窗口,採取果斷行動削減債務和赤字,建立財政緩衝機制,以緩解債務問題,建議世界各國政府採取措施應對風險。鑒於全球經濟強勁擴張,國際貨幣基金建議各國停止使用減稅或增加公共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而是努力削減公共部門的債務負擔,以使各國在下一次衰退來臨時有更大的迴旋餘地。在看好當前經濟發展勢頭的前提下,國際貨幣基金卻提請各國“未來的道路很可能崎嶇不平”。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