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劉必榮談馬克龍習近平民主專制兩政體領導接觸結果

發表時間:

法國總統馬克龍7日起訪問中國3天。如今,一個當今世界崛起的中國,面對一個對中國可說已從地球上消失的歐洲勢力的法國之總統馬克龍;一個是專制,但又被網路化民主包圍的中國,而且大全在握的習近平主席,面對一個西方民主國家、銀行家出身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他們兩人的會晤究竟能擦出什麼火花?能對這個世界帶來何種影響?本次中華世界法廣(RFI)為請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來為大家點評。

馬克龍與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媒體見面時握手  2018年1月9日
馬克龍與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與媒體見面時握手 2018年1月9日 圖片:路透社/REUTERS
廣告

法廣:馬克龍強調積極支持中國習近平提倡的一帶一路計畫,而此前歐洲國家對此躊躇不前,馬克龍在打什麼算盤?代替默克爾當歐洲國家的領軍人嗎?

劉必榮教授:馬克龍到中國大陸的訪問,對於習近平來說是一項成功,因馬克龍非常清楚表達,支持加入一帶一路。而馬克龍的講法是,一帶一路有助於多極世界的出現。中國的外交政策也一再強調,不是只靠美國一國唯一的超強。事實上,中國一直想打造一個多極世界,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等等的一個多極的世界,更多元化。馬克龍對此認為,這樣是可以來與中國對談的。當然,中國大陸所謂一帶一路的倡議,它本身有習近平一個非常恢弘的格局,但是它也遭遇一些猜忌,遊戲而覺得中國是在圈勢力範圍,有的人覺得中國在用其意志來重新建立、重寫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有些人覺得要從地緣經濟的角度來看,必須要抗衡中國勢力的擴張。但馬克龍可以算不是屬於懷疑的這一派,他當然就說願意加入。但他也未說百分之百的中國的一帶一路會成功,當然它裡面也有一些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他說,我覺得,這個可以幫助世界成為多極,那天願意加入到裡面做出貢獻。其實,去年始,日本方面也不是有興趣加入一帶一路,特朗普也表示可能有興趣。就這點來說,應該是法國與中國靠攏,也是中國外交上的一個勝利。

法廣:馬克龍言語談話間經常有歐洲代言人的意味,他想取代默克爾當歐洲國家的領軍人嗎?

劉必榮教授:就這點,我覺得,當然馬克龍有他的企圖心,而且現在是法國最好的機會。我們看,德國總理默克爾,她的整個日子已經過去了,或說,她主導歐洲的能力已經逐漸逐漸地日落西山,而且連政府都組織不起來了。就英國來說,英國自公投脫歐後,脫歐的談判也忙得焦頭爛額。其他呢,本來歐洲的幾個引擎,就如歐陸的雙引擎,就是德國法國,那德國現在不行了。歐洲看起來,加上英國就是三個大強權。如今英國看起來也不行,這當然就是一個法國的機會。所以法國呢,你看馬克龍的講話,比如說,他不但在氣候變遷的問題上,甚至代表歐洲去與中國談。他把自己的格局拉得很大。也就是,他不知代表法國,我覺得,他代表整個歐洲。甚至在有些問題上,他想代表西方。因為特朗普,例如說像環境問題、氣候問題。美國內部現在也有很多問題,他的外交也逐漸地退縮,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代表歐洲,代表西方國家,發表西方發表一個比較自由派的言論的,大概就是馬克龍。所以馬克龍就這個角度來講,那中國既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是代表整個一個新的歐洲,我當然就要去與中國對話。而不只是法國跟中國對話,代表歐洲跟中國對話,你不能忽視中國勢力的強大及中國的崛起。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可以看到他的企圖心。當然,有企圖心並不見得一定會成功,還的看很多客觀的環境及各種的配合。但就目前整個大的環境,其機會對法國,對馬克龍來說都是最好的。

馬克龍是民主國家出身的自由化領導人,習近平是現今權力充分膨脹的專制政體國家的領導人,兩方的合作,會導致法國就人權及言論自由上讓步嗎?

劉必榮教授:其實,這問題對於一般我們自由派的人來講是蠻關心的。歐洲在傳統上,在人權這些問題,其實比美國更為重視。可是我們也發現,從過去的經驗,不管是英國或德國,只要跟中國打交道,他們一開始就比如說人權上會批評中國,或者他們會見一下達賴喇嘛,或者因為什麼問題,與中國會發生一些碰撞、摩擦,然後慢慢的見過達賴喇嘛,人權問題講過了,然後就把他們放在後面了。然後表示,我們表達過了我們歐洲傳統的自由派的關切,那麼現在我們談具體的一些經濟利益。也就是說,雖然他非常關切人權,但它是一個過場。那當然,只要是中國能往前走,是逐漸改善的,那麼我覺得西方也還是可以容忍。尤其是歐洲現在是一蹶不振,希望中國能幫助把歐洲經濟帶起來的情況下。所以他們在這方面,幾乎就做了一些容忍或暫時不提人權的問題。但是在理念上,歐洲這個基本的價值,人權的價值還在。如果有一天,有別的問題忽然冒出來,或中國內部忽然又發生了鎮壓民主行動的一個非常不民主的行為,其實我覺得,馬克龍也好,或歐洲其他的領袖也好,還是會站起來去批評中國的。因為他最主要的一個價值還在那。

如今這個強大了,中法兩國的合作,有哪些可能性?中國不敢明目張膽給美國排頭吃,但其他勢力較小的國家,如法國,中國近來可說不必理會法國的反應,不是嗎?如果雙方合作,法國怎麼樣才可以避免被中國吃掉,或忽悠?

馬克龍強調要把中國當成戰略夥伴國來對話,這與法國對德、對美、對英等國的戰略夥伴關係有何不同?

劉必榮教授:我們首先舉一個角度來看,過去我們很多歐洲國家,比如,你想到的是誰代表歐洲很中國打交道呢?比如過去是德國,德國默克爾從溫家寶時候開始,中德兩國關係非常好,後來德國的勢力逐漸不行之後,英國卡梅倫擔任首相時,就覺得現在是應該的機會了。甚至現在英國推出歐盟,但是梅伊首相還是覺得說,我跟中國關係非常重要。那麼梅伊當然這樣講不是代表歐洲,是代表英國。但到底是誰代表歐洲呢?那現在當然說是馬克龍。馬克龍出來,但法國從拿破崙時候就開始有一個非常自由平等博愛的傳統。這個傳統,我們按照前面所說,一直存在法國的血液里,必要的時候,還是會拿出來的。但是,你說跟中國合作,馬克龍在西安的時候,他當然講出來了幾個合作的方針,比如說航太、人工智慧、新能源、教育、文化等等,尤其是航空,現在就是空中巴士,它的A380客機快停產了,希望有中國的訂單,然後跟中國這邊合作,所以這個是中國與法國可以合作的。當然,中國對法國的牛肉等的產品很有興趣,也解禁了。那麼說到中國是否會欺負法國,我覺得就中國的整個外交布局來說,他是要培養一個歐洲,讓歐洲變成一個多極的體系,尤其它的一帶一路,一路往西走,從西歐這邊出來。所以你看,它過去是抓着英國,在英國做了很多投資。而英國現在脫歐了以後,到英國的投資就等於沒用了。沒用了,怎麼辦?在歐陸,還是必須再找其他國家,而現在法國的勢頭正好,所以中國拉着法國,我覺得是非常重要。所以當然就不會去忽悠欺負法國。當然,中國要培養一個多極的國際體系的話,勢必也要把歐洲的這塊勢力培養起來。但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中國現在也非常強調在中歐,東歐這邊,十六加一的整個格局,他也在不斷抓。中國從中東歐這邊,希望能夠深入到西歐。於是在中東歐這塊與西歐這塊中間會不會發生什麼樣的平衡和衝突。這裡面如果有衝突的話,那中國是什麼樣的角色。其實這應該說從細部規畫來看,是看中國在西歐與中東歐之間的一個平衡關係。

請您比較一下中國接待馬克龍與接待特朗普有什麼的差異?

劉必榮教授:當然如果就接待這點來看,你可以看到,這次在外交上也很有故事性。如果像特朗普上次到中國去,中國給的格局是非常高的,例如用乾隆的宮殿來接待特朗普,而這次沒有給馬克龍這種接待,因為他不是這種規格的訪問,所以就這點來比,是比不上特朗普。可是馬克龍做出來的是,第一,他的第一站是到西安訪問。西安是什麼地方,這是習近平的家鄉啊!這點,就等於給習近平做足了面子。然後他還送一匹馬給習近平。然後就引起很多人的討論,馬到底什麼意思,在中國傳統上,送馬是對君王的臣服,也有人說送這匹馬不好,因為馬是能能繁殖的,對歐洲來說,送不能繁殖的馬是個大不敬等的出來各種不同解釋。但可以講的一件事:馬克龍很用心。而中國當然也能夠了解馬克龍的用心。但如果我們就接待規格來說,說實話,當然跟特朗普的是不一樣。當然就看看後面怎麼發展,因為馬克龍剛剛才上位、到亞洲來,第一個訪問就到中國。後來如果中法的關係可以持續上升的話,那麼他下次再來訪問,說不定中國可以用對待特朗普這樣的規格來接待馬克龍,也是有可能的。

法國媒體評論馬克龍此次中國行,認為他在人權方面沒啥得分,你怎麼看?

劉必榮教授:對馬克龍此次犧牲了人權,這是法國傳統的價值,他是打折了,所以此次在人權上為人所詬病。可是另方面來看,他拿到比較好的商業訂單,他把此次當成一次貿易,一次建立更友善關係的訪問,然後讓他自己可以拉高到代表歐洲與中國對話的地位,如果從這兩方面得分的話,對馬克龍來說此行應該還算是成功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