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恐龍

新疆哈密白堊紀翼龍考古新發現

隨着中國和巴西兩國考古學者在新疆哈密沙漠地帶對翼龍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國際古生物學界得以對翼龍(ptérosaure)這種生活在億萬年前,現已滅絕的白堊紀早期恐龍的生長生活情況有進一步了解。

Des oeufs et des os de ptérosaures, découverts dans la région du Xinjiang, au nord-ouest de la Chine.
Des oeufs et des os de ptérosaures, découverts dans la région du Xinjiang, au nord-ouest de la Chine. Alexander Kellner/Museu Naciaonal/UFRJ/Handout via REUTERS
廣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巴西國家博物館的考古科學家們在新疆戈壁沙漠對白堊紀時期翼龍的發掘,讓法國考古學界也為之振奮。

本台(法廣)法語記者Stéphane LAGARDE報道,法國一名古生物學家指出,這一卓越發現所帶來的巨大驚喜之一,就是與人們之前對翼龍的了解向左。在這一發現之前,所發現的翼龍胚胎化石似乎向人們表明,小翼龍在出生時就完全可以自己進食,因為,已經擁有牙齒。但中國的這一發現指向了相反方向。人們現在意識到,實際情況可能如同我們今天的鳥類,有離巢雛和留巢雛兩種。離巢雛在孵出後很快就能自己進食,比如雛雞、雛鴨。而留巢雛則還需留在巢里繼續完成其發育,比如雛鴿。

中國的白堊紀公園

本台法語報道指出,新疆哈密出土的215枚翼龍蛋化石,顛覆了國際學界此前對翼龍的認識,有關研究成果現已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顯然,新疆哈密沙漠下面還掩藏着許多秘密有待考古人員的發現,未來還會發表其它研究成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