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中國夢充滿矛盾與緊張關係

發表時間:

西班牙圍繞加泰羅尼亞獨立與否的政治危機、日本眾議院提前選舉的結果以及歐洲聯盟圍繞成員國內跨國勞工地位問題的討論,是23日出版的法國各全國性大報凸出關注的三大主題。中共19大之際,《費加羅報》觀點版發表署名專欄文章:“習近平:讓中國再次成為最偉大的國家”。(Xi Jinping: "Make China the Greatest Again")

廣告

《費加羅報》專欄記者Nicolas Baverez這篇文章的標題借用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但作者顯然認為,習近平不僅是想讓中國再次偉大,而且是要再次成為最偉大的國家。文章寫道:不出意料,中共19大為習近平加冕。在將一切反對力量削弱於無聲、將一切民事權力與軍事權力集於一身之後,習近平正成為自毛以後最有權力的中國領導人。不指定接班人使他在2022年以後繼續執政成為可能。他埋葬了鄧小平的遺產,確認了他啟動的兩項革命。對內,個人崇拜重新擡頭,伴隨着日顯強硬的極權主義;對外,確立一個有徵服心的全球性大國,而此時美國的領導地位正在民粹主義壓力以及特朗普不負責任的混亂邏輯的壓力下瓦解。作者就此指出,最近十年來中國地位的驚人上升更是得益於美國的削弱,而不是中國自己的現代化。在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目標能否實現還很難說。習近平在其第一任期下完成的革命及進入強國時代的決心都留下不少嚴重的後遺症。在所有領域掌握政權伴隨着沉重代價,利用反貪腐運動清除江澤民和胡錦濤的人馬震撼了中國共產黨,75萬中共領導人受到懲治,3萬5千6百人被司法追究,中央委員會205名成員中有10%的人被判刑入獄。增長至上的代價是15萬5千家國營企業的重組被擱置,影子銀行興起使得地下金融已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80%,債務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從2007年的150%猛增到目前的260%。馬克思主義理論回潮,對人權活動人士和律師越來越嚴厲的打壓,對社交媒體的嚴格監控,這些都造成日漸嚴重的社會緊張關係。在南中國海一些有戰略意義的島嶼上開發並部署軍事設施顯露出的擴張主義,以及一帶一路所代表的新殖民主義,在亞洲和非洲引發不安和抵觸,而發達國家則啟動保護措施,應對諸如鋼鐵傾銷類的不公平商業行為,防範中國在基礎設施或高科技領域獲得有戰略意義的控制權。

文章指出,習近平與他的父親不同。習仲勳曾在黨內受到清洗,1962因為主張優先改革而不是優先奪權而險些送命。而習近平則是在開始中國模式現代化之前,先要坐穩權力。但在第二任期開始之際,習近平也面對巨大挑戰。將一切權力集中於紅色皇帝手中以及集權主義重新擡頭都可能不利於國家的進一步改造。從經濟、社會和環境角度看,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由工業和出口驅動的增長模式向靠內需和服務帶動的模式轉型十分緩慢。自2010年以來,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的只從35%增長到40%;2015年夏季的金融市場動蕩後的復蘇動力主要來自製造業的增長;冶金業並未減產,煤炭消耗持續攀升,靠貸款支撐的增長模式持續,使得債務有可能在2022年時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00%,滋養着金融和房地產泡沫。但儘管如此,習近平在經濟改革、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國企重組和貿易和金融開放等領域的改革面前仍然謹小慎微,在整頓紀律和政治控制方面卻咄咄逼人。

文章繼續寫道,鄧小平時代圍繞集體領導和停止大規模清洗達成的共識被打破,這在黨內引起不少意見。煽動民族主義已經不足以壓制對經濟和社會的把控引發的不滿。擴張主義的代價沉重,也在亞洲引發軍備競賽,並將美國重新拉回亞太地區。文章的結論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不再掩飾其雄心,但中國夢卻充滿矛盾與緊張關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