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全球連線

法國專家看中國經濟下行: 應不會長期持續

發表時間:

本次《全球連線》專題,我們邀請一位熟悉法國經濟與金融投資方面的專家讓-保羅·張(Jean PAUL ZHANG 中文名:張萬申)先生就中國經濟放緩及其影響做一分析。張先生曾常年在法國金融界擔任集團高管。先後為包括Adidas、法國核能公司COGEMA(現名AREVA)、索福瑞(SOFRES) 公司等多個歐洲公司中國業務提供投資戰略服務,也是有關中國時政財訊期刊《 la Lettre de Chine》的創刊人。

A Chinese national flag is seen at a port in Beihai, Guangxi province, China June 17, 2017. Picture taken June 17, 2017.
A Chinese national flag is seen at a port in Beihai, Guangxi province, China June 17, 2017. Picture taken June 17, 2017. REUTERS/Stringer
廣告

中國官方最近公布的GDP增長數值降低到了25年來的最低水平,而這種下行的趨勢越來越引發外界的擔心,表現在股市動蕩、國際原材料價格下跌等。是否應該對中國經濟下行擔心嗎?怎麼解釋中國經濟在經歷了20多年的高增長後開始走緩?

張萬申:GDP增長數的確如你所說的為25年來最低,但是同時要看到,從絕對的數字來說,這是第一次中國的GDP超過了十萬億美元,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值。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GDP超過十萬億美元,一個是美國 ,一個是中國。就是說,從絕對數來說,增長還是絕對可觀的。

增長速度減排慢這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因為計算總是從基層開始,如果經濟比較弱,如果有發展,發展力一開始總是很高的,國內有過很多次達到兩位數增長,但是現在計算基礎越來越大,不可能像原來的(增長水平)。

另外就是中國經濟現在正在轉型,這個轉型也不是剛剛開始的,兩、三年來已經開始在做了。轉型實際上是國家用了很多政策,尤其一點,是貨幣政策搞得很嚴,前兩年搞得非常嚴,對貨幣的流動量有很嚴的控制,為什麼這麼嚴呢?是一種方式來排除那種比較浪費的、重複性的投資。另外發現過去那種發展形式, 當然對GDP來說實現了很大的增長,但是從質量上來說,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環保方面也好、在利用資源方面也好、在各地方發展的不平衡的現象等等,總的來說,就是浪費的現象也很多。

要轉型,就是不要完全依靠投資和出口,就是要靠國內的市場、國內的消費,那麼這兩三年以來,在這方面的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要等到去年股票市場發生大的動蕩以後,中國人民銀行才開始逐漸降息,在這以前一直控製得很嚴,貨幣數量的專家率在2015年整個一年其實發展不快,只加了百分之13點多,主要就是要淘汰一些過時的、不賺錢的、浪費的那些企業,官方的目標是去槓桿、去庫存、去產量,槓桿其實就是用貸款,用貸款來代替製作資本。太多的槓桿,靠貸款投資的話會發生很大的問題,會有泡沫;庫存就不用說了,你看那些空置的房地產 ,住的也好、用的也好,那麼也要把這些問題逐漸解決。

還有產能的問題,產能問題就是投了不知多少次同樣的傳統工業、煤礦工業等重工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內的項目,太多,各地方都要建自己的鋼鐵廠、水泥廠等,那麼到了一定數,確實就飽和了,而且十分浪費。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要轉型的話,就必須要卡,第一是用貨幣來卡,第二是在財政政策比較謹慎,國家不是像前幾年用預算的赤字來刺激經濟,沒有這個事情,在國內沒有發生這種情況,這麼一來的話,當然投資數額當然就比前兩年低了,但是你看,在計算GDP的時候,最大的部分,其實最快最能表現出來GDP有發展的部分是投資,我限制投資、或者我投資的質量要提高,這麼一來當然馬上就引起了GDP往下,但是同時仔細看的話,裡面也有許多好的現象,比如的確消費比原來佔得的比例比較多了,就 業方面、服務業比生產業情況要好得多,這是一些比較新的現象,非常重要,就是說消費如果在GDP當中原來的百分之30多上升到百分之50以上,的確是一個轉向。

但是轉型也有代價,這個代價就是GDP開始減慢,在有些領域裡就會發生困難,甚至發生失業破產等問題。中國的經濟現在其實很複雜,有些非常好的領域,也有很多是比較老的、浪費的、受益不高的領域。那麼高新企業發展很快,遠遠超過了原來那些傳統型企業,這麼一來,總的來說,就表現在GDP開始降速。再加上出口,出口現在也在降,出口去年的確是降了百分之1.8,但如果看進口,進口降得更厲害,降了百分之13多。進口降低當然也有很多因素,首先是有些生產領域速度比較慢,需要的資源也比較少;另外就是資源價格全世界普遍下跌,統計下來數字也就比較低了。你看,石油一跌就是跌70%,總的來說,出口和進口加在一起算的話,是5500億美金的順差,還是很可觀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數字很多是此前就可以期待的,並不需要太擔心。但是如果萬一在政策上、地方上發生什麼情況,或者在國際環境上發生什麼問題的話,慢慢降低的速度會受到影響,但是還沒有到這個危險的地步,目前我看不出需要特別擔心的。

有關股票市場又是另外一回事,中國的股票市場和實際經濟、實體經濟並不是由直接聯繫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從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間其實中國經濟已經在降溫了,在慢慢地降,結果股票市場反而在漲,漲了150%,所以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發展的狀況其實關係不大。

另外就是股票市場的動蕩會不會對中國國內的消費帶來影響? 中國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在西方國家的確是股票市場上升的話,居民一般會覺得自己有錢了,潛在的財富很多就開始消費。國內呢對股票市場的看法好像還不是這樣的,很多人拿錢是像上賭場一樣上股票市場,(股市)上去了就好,下去了就拉倒,有點這樣的態度,當然心裡也恨、也罵,說為什麼我的運氣不好,為什麼又下來了,但是總的來說,不會影響到大部分人已經開始學到的新的消費習慣。總的氣氛可能不好,但是對總的宏觀經濟不會發生太大的影響。

中國經濟出現的下行,您分析僅僅是一個短期的困難,還是預示一個長期的衰敗? 在多大程度上會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張萬申:據我個人分析,是一個過渡時期、一個轉折點。這個轉彎轉的好的話,問題不會太大,就是說目前的困難之時暫時的,何況已經看到一些效果,剛才也提到,那麼當然還有很大的因素,就是國際環境,國際環境的困難應該是短期的、或者是中期的,我不太相信會是長期的,講來講去,全球的經濟增長率還是在3%以上,當然過去幾年好的時候是超過了5%,但是現在是百分之三點多,根據國際金融組織的分析,總的來說,前景還是有的,當然你把所有的困難、所有的因素都加在一起,都變成負面的因素的話,那將是不得了的,看上去會很可怕。但實際上我認為,中國經濟雖然跟國際經濟目前有了離不開的關係,但是總的來說,因為現在中國經濟主要依賴要轉移的方向,第一是國內消費,第二是向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投資,所以總的來說,當然受到西方暫時性經濟困難的影響,但是西方其實刺激經濟的現象也很多,西方經濟也是短時期的困難,所以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我們看到的目前中國的那些情況不會是長期的。

剛才您談到了人民幣,在不久前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國際股市“大鱷”索羅斯放言說他做空了人民幣,引發了中國媒體的反擊論戰,您對此有什麼樣的分析?人民幣的疲軟和中國資金外流的壓力是否會持續?

張萬申:我想講的最根本的一件事情,是很多人不了解到一點是,金融市場本身是一個媒體系統,一個很特殊的媒體系統,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反應法的很特別的系統。金融市場上說的那些概念都是特別抽象的,一般的人不一定都非常理解那些概念,因為有這些聽懂聽不懂的語言,造成一種心理,產生很興奮或者很悲觀的情緒,這都是金融市場本身的東西。

金融市場本身是一個博弈的地方,千萬別忘了所有市場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地方,但是後來有了槓桿的作用,即有了期貨等等,很多小魚也可以通過槓桿去和大魚鬥,而且鬥得引起一些很奇怪的形象,在這個背景下,媒體傳出的信息調頭是有很大的重要性的,中方現在好像開始發現這一點了,過去你不發聲、不說話的話,市場會來撩撥你,如果你回答不會,會引起正好與你期待相反的反應。你說好,他反而不買你的帳,反而會繼續拋,你說壞,他反而開始買,這是很怪的一個現象。所以我看中方現在對這個問題比較警惕,像這麼重要的貨幣問題沒有像過去那樣不發聲了、不發表意見,尤其是對人民幣的問題,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索羅斯你不反駁他,的確市場會慌的,這會對中國的金融地位有打擊,這個問題我發現這次他們反應很快。

但是說到底,索羅斯其實也不太可能把人民幣搞垮,因為中方在這方面力量是巨大的,他現在手中外彙儲備是歷史上沒有任何國家有過那麼多的,跟當年索羅斯92年底攻擊英鎊情況完全不同,但是我注意的一個傾向就是看,中國的那些主管單位、市場的監管單位或者中國人民銀行,他們現在在輿論上、在媒體里發表言論的姿態在逐漸地改變,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西方的主管單位和中央銀行也是花了很多年才學會怎麼樣來防止市場過分的反應。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