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艾未未,一位紅太子的叛逆

發表時間:

費加羅報文化版刊登了該報特派倫敦記者(Valerie Duponchelle) 瓦萊利•杜鵬謝爾對艾未未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這篇文章的標題是:艾未未,一位紅太子的叛逆。

廣告

作者一開始就感嘆說,艾未未本人活生生地出現在倫敦,這一國際藝術界夢想了多年的事終於發生了。這位58歲的藝術家,敢於與北京政權相對抗,並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頭部被嚴重擊傷,並被秘密關押八十一天。艾未未本人就是當今藝術界的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四年以來,他雖然始終遭到嚴密的軟禁與監視,但是,這位意志堅強、智慧超群的藝術家卻並未被西方世界所遺忘。從多倫多到赫爾辛基,從巴黎到墨爾本,艾未未作品展接二連三地舉行,在適當的時候艾未未不時地接受西方媒體的採訪,這就使艾未未的這一名字一直存留在西方民眾的集體記憶中。應該說,周六將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出的艾未未作品回顧展的規模凸顯了事件的重要性。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院子里這一大型展品:八顆用樹樁與樹身拼湊起來的大樹給展覽規模定下了基調。

費加羅報評論說,周二晚間舉行的艾未未展覽開幕式,幾乎彙集了全倫敦以及全巴黎藝術界的代表,大家都靜靜地傾聽着艾未未的講話,倫敦皇家藝術院院長向在場的不了解艾未未作品的來賓解釋艾未未作品的政治以及藝術涵義。比如說,艾未未用汶川大地震之後回收的九十噸鋼筋拉直之後堆積成的作品,這一作品的名字叫做《直》,旨在揭露汶川當地官商勾結修建的豆腐渣工程使無數的兒童被倒塌的校舍所壓死。

費加羅報介紹了艾未未的身世以及他在紐約生活的十年期間對西方現代藝術的感悟,指出艾未未的作品同法國現代藝術的鼻祖杜尚 (Duchamp)、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以及美國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的藝術風格的相近之處。

解放報:日本民眾渴望和平

就在日本參議院就日本安保法最終表決的同一天,解放報在國際版刊登了該報駐東京記者阿爾諾•沃勒倫 (Arnaud Vaulerin) 的長篇報道,報道的標題是:日本民眾渴望和平。文章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安保法在日本國內激發了七十年來聲勢最為浩大的抗議聲浪,作者幽默的指出,日本國民或許應該因此而感謝安倍,因為正是他喚醒了日本的公民社會。八月底,就曾經有十二萬日本國民彙聚在日本國會門前示威,反對安保法,上周末,日本多個城市,東京,大阪,橫濱以及札幌等地都同時爆發了示威遊行。日本一位政治學研究學者向解放報表示,他對日本民眾突然揭竿而起的示威活動感到十分驚訝,日本人或許是在台灣以及香港民眾示威活動的影響下,明白了街頭示威的重要性。當然,解放報指出,同日本國民的總人口一億兩千萬相對比,十幾萬的示威民眾似乎只是蚍蜉撼樹,滄海一粟。但是,他們所代表的是來自各階層的充滿活力的選民。他們中有年輕的大學生、作家、記者、律師以及家庭婦女。反對安保法的大學生組建了學生組織SEALD,這一組織的領袖奧田愛基(Aki Okuda)周二在日本參議院會議上質問執政黨,要求他們捫心自問,是否因為他們在國會佔多數,就有權利為所欲為?

周五法國各大早報頭版開篇各有側重,右翼費加羅報報以敘利亞局勢開篇,指出俄羅斯通過聲援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聲稱要站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前沿,為緩解敘利亞危機尋找對策。左翼的解放報則聚焦法國地方政府官員周六將舉行的抗議政府消減財政經費的示威活動,指出,這場在地方選舉前三個月舉行的示威將影響執政黨的在選舉中的得票率。法共人道報則關注希臘這個周日將舉行的提前立法選舉,指出,雖然希臘選民對選舉的興趣已不如以往,但是,周日的選舉依然是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中心,因為他們十分清楚,這一選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一次對文明的選擇。天主教的十字架報頭版刊登了非洲布基納法索街頭騷亂的照片,標題立場分明地指出:布基納法索發生的政變是一場反民主的政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