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巴希爾訪華爭議或被北京大閱兵衝淡

發表時間:

目前唯一一個在位的被國際法庭通緝的國家領導人、蘇丹總統巴希爾定於今天抵達北京,開始對華為期4天的訪問。昨天,路透社引述蘇丹外交部消息說,巴希爾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前來訪問,並出席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報道稱,蘇丹候任駐聯合國大使奧馬爾•達哈卜•穆罕默德曾在上周三向記者表示,該國總統巴希爾未來數日將造訪中國。另一方面,北京當局公布的九三大閱兵外國領導人的出席名單上,也包括巴希爾。

眾所周知蘇丹總統巴希爾因反人道罪行受到國際刑事法庭通緝,今年6月,巴希爾前往南非參加非洲聯盟峰會期間,因南非一家法院考慮下達對其的逮捕令,而提前結束行程返回蘇丹。當時,身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南非是否逮捕巴希爾成為國際媒體的報道焦點,南非當局最終沒有任何行動,亦曾遭來美國強烈失望的反應。

今次,巴希爾訪華依然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以及人權組織的批評,“人權觀察”組織指出,巴希爾早該被送到海牙受審,他不應被任何國家奉為座上賓。由於蘇丹政府軍在該國西部達爾富爾地區長年犯下殺人、強暴及其他重大國際罪行,國際刑事法院已對巴希爾發出兩項逮捕令,其一是2009年的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其二是2010年的種族滅絕罪。前述逮捕令的法源出自2005年的聯合國決議案,聯合國那年將達爾富爾案件移送國際刑事法庭。當年安理會表決時,中國投了棄權票。而聯合國這項決議則要求所有各國合作,協助國際刑事 法院調查巴希爾一案。

的確,自2009年受到國際逮捕令的通緝以來,於1989年就任蘇丹總統的巴希爾幾乎只到訪那些非國際刑事法庭成員國。中國雖然並不是國際刑事法庭簽約國,巴希爾無需擔心在中國旅行期間會不會被逮捕的問題。不過,北京邀請巴希爾出席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閱兵式,不但有損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信譽,更顯得諷刺、漠視國際正義。

巴希爾上次訪華是在2011年6月,當時就有不少國際媒體,尤其是德國媒體紛紛刊文批評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應該替這位手中沾滿血腥的巴希爾鋪上紅地毯。例如,德國媒體當年即指出:“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原則上都應協助這一逮捕令的執行,但巴希爾卻仍然毫髮無損地往返於友好國家。”

中國不僅是支持巴希爾的最主要國家之一,同時也是蘇丹石油的最大買主。在蘇丹問題上,也凸顯出政治與經濟現實的問題,換句話說,中國並不在乎和怎樣的政權進行接觸,重要的是這種接觸符合中國的利益:蘇丹是繼安哥拉和南非的中國第三大非洲貿易夥伴。另一方面,蘇丹政府在台灣、西藏、新疆等問題上,長期以來支持中國。

不過,在南蘇丹2011年7月宣告獨立之後,北京也不得不採取一種南北平衡的立場,自2012年起,還積極介入調節蘇丹和南蘇丹的衝突,以確保中國在兩國的石油投資。

另外我們可注意到,巴希爾本次訪華的主要目的,被北京強調在出席紀念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之上。如此一來,混在其他來華參加九三閱兵大典的國家領導人的光芒之中,巴希爾的到來似乎被刻意淡化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