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溫家寶──中共建政以來最富有爭議的總理

發表時間: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本屆人大宣讀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離開中共最高權力核心,標誌一個政治時代的結束。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溫家寶執政十年功過的分析評論。

廣告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成就,離不開溫家寶的參與和推動。”“溫家寶主持耗費巨資挽救經濟、確立內需為經濟增長動力,對於中國經濟的體積和體質有持續積極作用;溫總近年大力推動的‘三農’政策,建設農村、扶助農業、關顧農民,於中國整體發展同樣有深刻畫時代意義。” “而在經濟改革方面,對國企的改革進展緩慢,近年浮現的‘國進民退’現象,更因為政策向國企傾斜,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變相形成國企壟斷的局面。這是溫總10年施政的敗筆。”“這幾年來,溫家寶都提出要改革政治體制,才可以突破各方面發展的瓶頸,但是在黨內,溫家寶並未獲得積極響應,今次在最後一份工作報告,再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提法,反而談行政體制改革,或許反映溫家寶的意興闌珊。”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 “最近一段時間,溫家寶多次在公開或者私下場合表態,要求人民‘諒解與寬恕’,這到底是謙虛之言還是另有所指呢?溫家寶執掌中國財經十年,雖然國民生產總值已是世界第二,但付出的代價亦是極其高昂:資源透支、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矛盾尖銳。這十年中國是打着科學發展的旗號進行畸形發展,住房、教育、醫療成為壓在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八千里壯美江山早已變成殘山剩水,對此老百姓不會忘記也難以忘記,溫家寶要求寬恕,或許是怕歷史的白紙黑字吧?”

香港《太陽報》“陽光華夏”的評論稱:“溫家寶當年‘閃亮登場’,尤其是其溫情脈脈、平和親民的形象與作風,的確打動了不少人,”“一時之間形象光彩奪目,在民間的號召力一度超過了胡錦濤。”“沒想到,去年十月美國《紐約時報》連續發表調查報道,揭露溫家寶家族坐擁二十七億美元,令他費盡苦心經營的光輝形象,瞬間化為泡影,”“習近平上台之後,喊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針對性之強已是不言而喻。溫家寶雖然鞠躬而退,但能否平安着陸還有待觀察。”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公平一點來說,中國當前弊病叢生,亦不能歸咎溫總一人。猶記在兩年前的人大記者會上,他曾經說過,當前最大危險在腐敗,消除腐敗的土壤在於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沒有政制改革,經濟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險。令人惋惜的是囿於客觀形勢,受制阻力重重,溫總此志未酬,但他鮮明的改革形象,樸實的親民作風,還是值得肯定。”“‘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溫家寶去年在泰國談及自己退休之時,以屈原詩句明志,訴說自己的清白。無論如何,其個人榮辱、功過得失,自有歷史評說”。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張廣昭的評論稱: “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可以說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富有爭議的總理。對於他過去十年的執政評價,外界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觀點差異相當之大。”“作為黨內分管經濟的政府首腦,溫家寶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或不是其經濟主張,而是其政治觀點。可以說,他是除了鄧小平之外,中國最高層領導人中談及政改最多、最深的一位。也正是這一點,使他成為中國最富有爭議的總理。保守派指責他的自由化傾向,自由派認為他只說不做,沒有實現他的承諾。”“溫家寶的政治遺產,或許不在於政改實質推動了多少,而在於他引發了黨內和民間的一場政改討論思潮。”“溫家寶的政改呼聲,是對黨內領導層的壓力。同時他也給中國民眾一個新的希望,那就是中國執政黨仍然存在自我改造,走向民主的內在動力。”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