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台灣竹編藝師邱錦緞在巴黎精緻工藝博覽會

發表時間:

今年五月下旬舉辦的“巴黎精緻工藝博覽會”上,台灣文化部駐法文化中心聯合國立台灣工藝發展研究中心第二次策畫參展,推出40多件台灣工藝師聯合台灣暨國際設計師創作開發的竹編、竹漆、木漆、陶瓷花器等精緻工藝品參展,充分展現出台灣工藝的特色。

台灣竹編師邱錦緞
台灣竹編師邱錦緞 @錦緞竹編工作室
廣告

法廣專訪帶着幾件參展作品來巴黎,同時也在台灣巴黎文化中心舉辦小作坊,傳授編製方法的竹編藝術師邱錦緞女士,暢談她如何將傳統竹編工藝與藝術設計交織相容升華。

法廣:您如何走上竹編工藝創作這條路?

邱錦緞:我從事編織工作已經近30年了,因為從小在竹林邊長大,看到竹子可以變成這麼漂亮的東西,不但延續了竹子的生命,同時又很環保,不像塑料的東西今後會給後代造成一個環保的問題,則且取之不盡,是一個十分環保的材質,從而逐步開始從學習竹編工藝。

竹子是很多亞洲國家都有的,以前的人也會把它當成生活用品必需品,後來因為有了塑料製品之後,竹子的用途才漸漸被取代了,被升華成了生活中的一個比較漂亮的藝術品。台灣最好的編製品的材料就是桂竹和夢中竹兩種,也是比較常見的。大陸做竹編的材質可能就和我們有所區別……

法廣:傳統竹編工藝大約有多少種編法?新的設計靈感從何而來?

邱錦緞:如果加以變化的話,竹編至少有二三百種以上編法,學的時候大概學100種作用,隨後在實踐過程中可以無限延伸。

在創意和實際編織的過程中,自然是無中生有的過程比較困難,加以改進比較容易。但是如果一種變法從來沒有人見過或做過,要編織出來是很困難的,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盡量想創造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特色。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會不斷進行研究,多看,多觀摩別人原有的,加上自己的靈感去做一個創新。

法廣:竹編工藝主要集中在亞洲,您認為,台灣的竹編工藝和其他國家的的藝術有何異同?

邱錦緞:造型上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造型元素,但竹子是亞洲特有的材質,所以,我在歐美國家比較少看到竹工藝品,即使有的話,他們也會用比我們用的更細的線條或植物的皮進行加工,所以質感完全不同。竹子有比較溫潤的感覺,但夏天摸到竹子又是冰涼的,很舒服。不論是日常生活用品還是裝飾品,竹編工藝都會呈現出其他材質的東西不同的特色。

在我編得過程中,我也會從中國的圖騰造型中進行研究  比如說中國的雙錢結  從這些結的線條紋路中進行研究,將其變換成我的作品。我的老師是日本人的學生,因此我的作品中多少也會有日本的文化成分。編法可以說是大同小異的,但是風格比較偏向日本。

法廣:具體講,竹編風格指什麼?

邱錦緞:日本的竹編藝術和中國的區別一般都可以一眼就能看出來,風格一看就不一樣。日本注重精緻的線條,流線。中國大陸的線條很多是細編而來,而日本則要求作品的線條更加流暢,簡單化,可以做成生活必需品。

法廣:您更喜歡設計還是親自動手編織的過程?

邱錦緞:如果是一個我還沒有做過的作品,就會期待做出來的效果,是否符合我的理想中的完美境界,如果沒有做好會很難過,達到了就會很開心。

法廣:您的工作室邊上有個取之不盡的大竹林?

邱錦緞:旁邊有很多竹林,竹林必須經常砍伐修整才會漂亮,否則就會生病,如果每年都砍掉一些,就會有更多的竹子長出來。我們用的是三四年的竹子,太嫩不好用,太老就缺乏彈性。實際上,竹子非常有韌性,完全是可以取代木頭的,但樹要成才需要很多年的時間,竹子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只要進行一些加工,在很多地方完全是可以與木頭相通共同使用的。

法廣:這次在巴黎是否得到些新的靈感?

邱錦緞:在巴黎看到的藝術和我們的不一樣,我在巴黎沒有看到很多竹編工藝,所以我就更希望將竹編工藝帶到巴黎讓大家都喜歡。

感謝邱錦緞女士接受法廣的專訪。

巴黎精緻藝術博覽會上台灣展台部分主編作品
巴黎精緻藝術博覽會上台灣展台部分主編作品 @RFI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