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思想長廊

夢想與平等自由的追求者盧梭的宗教觀—自由的宗教 神在我心中

發表時間:

[提要]盧梭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他曾兩次改宗,他自己覺得,不管是天主教還是加爾文教,都應教人循善行事。他排斥一切教義爭論,認為教派分歧只是堵塞了人們向善的道路,因而毫無意義。因為向善就是遵從自然的法則,而這自然的法則就是神意。盧梭把宗教中的崇拜轉向對至善和自由的探究,他以為,上帝的全能全善就表現為他賦予了人自由的能力,去追求美德。

盧梭著作『懺悔錄』
盧梭著作『懺悔錄』 網絡照片
廣告

問:盧梭曾經對伏爾泰說,他從不會懷疑靈魂永存和上帝的存在。可是1762年,他的著作《愛彌兒》 被禁,卻是宗教界的要求,這個矛盾該怎樣解釋?

答:當時巴黎大主教博蒙發布“主教教諭”,斥責《愛彌兒》一書反對基督教的重要教義原罪說。因為在《愛彌兒》一書的第四卷,開卷有一篇“信仰自白”,是盧梭託名薩瓦省的一個代理主教寫的,但實際上這是盧梭對自己宗教觀的一個總結。這篇信仰自白非常重要,不僅在當時,就是在盧梭身後,人們也為此爭論不休。盧梭在這篇宗教告白中,確立了宗教信仰的幾條原則,首先,由於《聖經》中的許多宗教啟示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對這些啟示的爭論並沒有形成最終的,可稱為真理的結果,所以對這些宗教教義要保持一種“恭敬的懷疑態度”。但是盧梭卻認為,人對信仰是不能抱懷疑態度的,他說:“當我發現這番探討(這裡是指對各種教義的探究)將永遠得不到什麼成果,因此我把所有一切的書都合起來,只有一本書是打開在大家眼前的,那就是自然之書。正是在這本宏偉的著作中,我學會了怎樣崇奉它的作者”。這就是說,盧梭認為,宗教信仰來自對自然、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的敬畏。他通過自身的經驗來推斷宇宙創造者的特性,比如他認為“我想運動我的胳膊,我就可以運動它,這裡除了我的意志就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原因”。所以他相信有“一個意志在使宇宙運動,使自然具有生命”。盧梭說:“這個有思想和能力的存在,這個能自行活動的存在,這個推動宇宙和安排萬物的存在,不管他是誰,我都稱他為上帝”。所以聽友們可以知道,盧梭心目中的上帝,其實就是大自然本身,儘管他認為大自然本身的秩序是由上帝的意志來安排的,這個觀點和自然神論是相當接近的,但請注意,盧梭的思想要比一般的自然神論深刻得多。因為在盧梭那裡“自然之書的作者”,“有意志力的存在”,不僅僅是可名之為上帝的一種有靈的存在,盧梭說:“我在這個詞中歸納了我所有的‘智慧、能力和意志’這些觀念,此外還使它具有‘仁慈’這個觀念”。所以他給上帝的觀念注入了道德含義。跟着他就斷言:“由於我具有智慧,所以只有我才能夠對一切事物進行考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人之外,哪一種生物可以認識一切其他的生物?”

問:盧梭這種宗教信仰,實際上不是以神為中心,倒是以人為中心的。

答:你這就抓住了問題的實質。盧梭的這種論證方法很像現象學的“懸置法”。他實際上是把對上帝的討論懸置起來,而只談人。他說:“人的確是他所居住的地球上的主宰”。而且,他表達了對上帝的感恩之心:“當我看出我的地位這樣優越的時候,我怎能不頌揚那把我安置在這個地位的手呢?我心中對人類的創造者產生了一種感恩和祝福之情,遂使我對慈悲的上帝懷着最崇高的敬意”。但是盧梭又迷惑起來:“我發現大自然是那樣和諧,那樣勻稱,而人類則是那樣混亂那樣沒有秩序。啊,上帝啊,你就是這樣治理世界嗎?你的能力用到什麼地方去啦?我發現了這個地球上充滿了罪惡”。實際上盧梭這是提出了一個神義論的問題,這是盧梭信仰告白中的第二個大問題。所謂神義論又叫神正論,它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在充滿罪惡的世界中,如何證明神的全善、全知、全能。我想,這個神義論的問題,恐怕許多聽友們都會碰到過,因為我們見過太多的好人不得好報,惡人處處得意,那種最專制邪惡的政權,卻處處春風得意,難道神竟是與惡人為伍的嗎?對神義論做過系統論述的是德國哲人萊布尼茨,他寫了一部《神義論》,他的回答是,世界上的罪惡並不與上帝的全善相衝突,儘管有惡存在,但上帝所創的世界,仍是“可能存在的世界中之最好的一個”。這裡暗含着一個人的自由意志問題,也就是說,若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全然是善好的,那如何顯示人選擇善惡的能力和意志。

問:那是不是可以說,如果沒有善惡的區分和選擇,也就沒有道德這回事兒了。

答:從邏輯上確實如此。但是萊布尼茲還指出,由於上帝是超驗的,所以他的全善性就表現着存在着超驗的正義。也就是說,不論世界上有多少的邪惡,最終是由正義的標準來審判的,因此人才有選擇善、義而征服邪惡的可能。最可怕的是像蘇俄布爾什維克那樣的無神論,他們根本不相信有超驗的正義標準,所以在他們的統治下,一切邪惡和罪行都可以被稱為正義。

問:那麼盧梭是怎麼解決神義論問題的呢?

答:德國哲學家卡西勒寫過一部書叫《盧梭問題》,對此有精彩的見解。他引述康德的話,說盧梭第一個發現了深藏的人類天性,就像牛頓發現了天體運行規律。 自此之後,上帝被證明是正義的。正像盧梭的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裡就全變壞了”。所以卡西勒說,盧梭的這個說法實際上是取消了人的原罪,而讓社會成了罪惡的承擔者,從而把神義論從神學、形而上學中帶出,使它成為一個倫理學、政治學的問題。是社會的邪惡,讓人喪失恩寵,所以人類重新獲得恩寵,也就是幸福的途徑,就是自身承擔起命運,改造社會,成為地上伊甸園。人所有的利器,恰是上帝給人的自由意志。我們憑藉它認識上帝的存在,也憑藉它達到改造社會為善的目的。所以卡西勒認為:“盧梭的宗教首先旨在成為一種自由的宗教”。我們聽聽盧梭怎麼說:“真正的宗教義務,是不受人類制度的影響的,真誠的心就是神靈的真正殿堂”。盧梭實際上是把信仰問題,完全訴諸個人內心,依據個人的理性判斷,排斥盲從、迷信,他認為,宗教信仰重要的不在各類宗教儀式,而在啟迪人去做道德選擇。他說:“任何宗教都不能免除道德的天職,只有道德的天職才是真正的要旨”。而對神義的信念則支持這種道德選擇,他的名言是“沒有信念就沒有美德”。

問:看來盧梭的宗教思想完全是獨樹一幟的,所以宗教各派別甚至啟蒙思想家陣營中都有人反對他。

答:這也因為盧梭不信啟示,而相信人的天然良知。但是,並不是天然良知就已經明了一切信仰問題。盧梭認為天然良知並不告訴我們什麼是真理,也不規定我們非如何如何去領悟和思考。它只是規定我們一定要去做什麼。盧梭認為,善良、正直、道義、美德,這就是上帝要求我們和賜給我們的東西。遵循這些就是對上帝的崇拜。康德的名著《實踐理性批判》就是受盧梭的這個影響。康德說:“有兩樣東西,人們對之愈是持久凝視,愈覺常新而敬畏,那就是頭頂星空和心中道德”。這話甚至刻在了他的墓碑上。盧梭在一封給朋友的信中說:“人啊,不管你是誰,去返躬自察,學會詢問你的天良和本能吧,這樣你就會善良、公正、有德,在你的天主面前,低首下心,在他的天國中永享至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