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GDP打噴嚏 全球經濟會感冒?

發表時間:

所有關注全球經濟走勢的目光都聚焦在北京。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1月21日)宣布,2018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6%。這一足以讓西方國家羨慕的數據好過預期值6.5%,卻引發不小的擔憂,因為這是28年來,即天安門事件發生後的1990年以來最低年度增速。中國官員承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而中國經濟感冒將如何對全球產生影響受到高度關注。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REUTERS/Yawen Chen
廣告

周一同時公布的數據還顯示,中國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緩至6.4%,也同樣創下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季度增速。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的經濟增長幾乎支撐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是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命運緊緊相連的局面下,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開始打噴嚏,下行壓力持續增大時,它的虛弱會傳染給世界其他地區,形成集體感冒的局面也是最令人擔心的疑問。可以想見,中國公布的官方數據被放到放大鏡下仔細研究和分析。

中國官媒報道強調的是成績,突出報道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的成績單。同時列入全年物價溫和上漲,漲幅低於預期,新增就業連續6年超1300萬人,居民收入增長快於人均GDP增速等樂觀的因素。也為中國人口負增長、人口紅利消失的的消息闢謠,指出,2018年中國人口保持正增長,年末逼近14億總人口量,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其中相當比例是二胎,得出結論是:中國的人口紅利仍然存在。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總體看,2018年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同時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前進中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名中國官員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是有,但影響總體可控。

路透社引述分析師認為,撇開貿易戰不談,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經濟增長狀況的惡化是自身造成的:北京方面為控制金融風險,努力降低經濟對債務驅動的刺激措施的依賴,此舉導致基礎設施支出大幅放緩,同時還導致民營企業更難以獲得信貸。同期採取的加強環境法規執法的行動也對民營企業造成沉重打擊。其他的因素還有,住房市場也給經濟添加了下行壓力。房價漲速放緩,銷售面積出現萎縮,預計這將導致建築業增長放緩。

而對中國經濟未來一年的前景的分析,似乎還是樂觀多於悲觀。路透社預測,內外需雙雙走弱意味着中國經濟下滑趨勢很難避免,2019年上半年料繼續尋底,下半年在穩增長政策效應釋放下有望逐漸企穩,全年呈現“前低後穩”特徵。渣打銀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6.4% 不會硬着陸。

中國經濟走衰對全球經濟有多少影響?

這是今天對外媒的關注焦點。

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曾是全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推動跌入低估的世界經濟走出困境。但這樣的局面可能以成絕唱。報道說,近幾月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投資疲軟、工廠無法盈利,消費者紛紛捂緊了錢袋中國汽車銷量大幅跌落、智能手機銷量下滑、房地產市場陷入停滯,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與此同時,與西方的貿易摩擦,加上中國政府對外國投資者的強硬政策,都使國內外企業都對進一步投資持謹慎態度。報道稱,中國進一步放緩並非全球經濟所面臨的唯一風險。英國退歐的亂局,或債務纏身的意大利的金融危機也可能令人不安。在美國,國債正在上升,大幅減稅帶來的刺激也可能會在明年耗盡。在世界經濟前景同樣暗淡的困難時期,中國的疲軟顯得愈發嚴峻。而這些情況的發生正值困難時期,世界範圍內的前景開始暗淡。近年來以強勁增長和低失業率增勢迅猛的美國經濟正顯露出放緩的跡象,並面臨可能產生制動效果的短期利率提升。歐洲的復蘇也遲遲未至,甚至德國的工業引擎也開始乏力。過去,中國曾幫助世界走出了這類疲弱地帶,最突出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但這一次,中國的經濟正表露出真正的疲軟。

2018年7月以來,中國採取了一系列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但這些措施迄今也未能扭轉經濟減速趨勢,中國財政部近期也概述了進一步實施稅收減免的計畫。經濟學家預計,北京方面將在未來數月實施更多刺激措施,包括進一步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但專家也警告稱,此前的數輪大規模刺激措施已使政策制定者放寬信貸的餘地變小,因為放寬信貸將進一步加劇中國經濟的債務負擔。

同時,儘管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的關稅沒有直接對中國GDP造成重大影響。但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表示,貿易爭端不可避免地嚴重打擊了市場情緒,導致消費者支出和資本支出放緩。

因此;對本周齊聚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各國首腦和企業領導人而言,中國經濟可能是最緊迫的議題,儘管貿易對抗和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困擾着世界其它地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